英雄联盟1折英雄活动,金瓶梅到底是本怎样的书
英雄联盟1折英雄活动,金瓶梅到底是本怎样的书?
你难道真的不知道《金瓶梅》是什么书吗?
真的真的吗?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金瓶梅》书名是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各取一字合成的。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的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较深刻的认识价值。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
《金瓶梅》问世后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金瓶梅》作者取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人名字的各一字组成小说的名字。小说写得像日记一样,它的故事是逐年逐月展开的。开篇“话说宋徽宗皇帝政和年间”,表明《金瓶梅》写的是北宋末年政和年间的故事。宋朝徽宗政和年间,山东省东平府清河县出了一位风流子弟,叫西门庆,时年27岁,生得风流倜傥,多才多艺,和已去世的夫人陈氏生有一女,名叫西门大姐,年仅12岁,已许配给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杨提督的亲家陈洪的儿子陈经济(又作陈敬济)为妻,小两口在东京住。西门庆后又娶妻吴月娘,时年22岁,也是美貌温柔,脾气和顺。西门庆家宅豪富,在清河县开着一个相当大的中药铺。因为有钱,又娶了两位小妾,是二娘李娇儿,四娘孙雪娥。有一天,西门庆在紫石街闲游,巧遇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莲,顿时被潘氏的美貌所倾倒,于是他买通茶馆女老板王婆,设计勾引了潘金莲,并指使王婆与金莲联合毒死亲夫武大郎。于是将潘金莲娶进西门府为妾,排行五娘。在此之前,西门庆通过媒婆薛嫂,将清河城外开布铺的女寡妇孟玉楼娶来家,得到一笔丰厚的嫁妆,孟玉楼因为有钱,排行为三娘,家人称之为孟三儿。
潘金莲嫁入西门府后,很快暴露出她嫉妒、心胸狭窄、吃屎要吃尖的性格,并与西门庆四娘孙雪娥、二娘李娇儿结为仇人。大娘吴月娘因金莲没有丫头,便把自己房中的丫头春梅拨给金莲使唤。春梅便很快地成为金莲的心腹,她俩人牢牢地控制了西门庆在家的专宠权,引起大娘吴月娘的不满。西门庆家有一位邻居,叫花子虚,是当朝宠监花老太监的侄子,也是一位酒色之徒。他有一位妻子,叫李瓶儿,时年22岁,生得五短身材,温柔美丽。李瓶儿曾在家宴上见过西门庆一面,心生爱慕,又加上花子虚吃了官司,不久身亡。李瓶儿就通过媒婆撮合,许嫁西门庆。西门庆大喜,很快将李瓶儿娶入家中,排行为六娘。李瓶儿很有钱,又加上她原来住房与西门庆相连,西门庆就将两家打通,盖起一座大花园。西门庆在一次偶然的家宴中,相中了家奴来旺的妻子宋惠莲,两人就暗暗地勾结在一起,不料来旺得知,扬言要杀西门庆。西门庆大怒,设计将来旺发配徐州,宋惠莲恼羞成怒,愤而自缢。
李瓶儿嫁入西门庆家中不久怀孕,引起其它几位娘子的嫉妒,潘金莲更是百般诅咒,使李瓶儿不足月就早产,生下一子,西门庆大喜。又因为西门庆行贿得官,成为清河县提刑所的副提刑,双喜临门,就给孩子起名为官哥。此时,东京城西门庆女儿女婿两口子,因为朝政党争避祸于清河娘家,西门庆对女婿陈敬济信任有加。不想陈敬济也是一位多情的种子,没过多长时间,就与五娘潘金莲勾搭成奸。西门庆在家中与六房妻妾百般周旋之余,又在外边与各色妓女如李桂姐等相互往来,闹得乌烟瘴气。
李瓶儿自从生子官哥以后,西门庆对她恩宠有加,使潘金莲无比嫉恨。她暗暗地养了一只大白猫,成日训练,终于有一天,大白猫将西门官哥抓伤致死。李瓶儿丧子以后,悲痛过度,不久得白崩症身亡。西门庆由此复又宠爱金莲,但这一切不久都为大娘吴月娘得知,心中暗恨金莲,为此后的金莲命运埋下了伏笔。东京城蔡京的管家翟谦,给西门庆送来一封信,想请西门庆在清河县为其寻找一房小妾,以图生养。西门庆就把自己家绸缎铺的伙计韩道国的女儿韩爱姐送往东京成亲。在相亲的时候,西门庆发现韩伙计的妻子、韩爱姐的母亲王六儿生得十分美丽,心中爱恋不已,于是通过李瓶儿奶妈老冯妈中间牵线,两人会面,如胶似漆。西门庆十分欣赏王六儿,一高兴就为王六儿又买丫头又买铺面房,一时王六儿宠冠清河县。韩道国甘当王八,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东京新科蔡状元因家贫,在探亲途中路过西门府,西门庆热情招待,使蔡状元十分感动,回家后联系蔡京、翟谦等人请西门庆进京拜蔡京为义父。西门庆由此升官为省级提刑官,一时成为清河县当仁不让的首富,又开布铺,又开当铺,扩大药铺,买房,修祖坟。使山东省各级大小官员对西门庆趋之若骛。大娘子吴月娘自李瓶儿母子双亡以后,拜求尼姑,得到保胎药,在李瓶儿死后不久也怀珠胎。金莲得知恼恨不已,也暗求尼姑得到真药,在约定的壬子日服下,要与西门庆同房,不料吴月娘因三娘孟玉楼当天感冒,求西门庆多多照看孟玉楼,西门庆顿时觉得自己有愧与孟玉楼,就不顾金莲阻拦,去陪孟玉楼过夜。潘金莲愿望落空,遂迁怒于吴月娘,两人爆发了一场大战。幸亏孟玉楼从中劝解,暂时平安,但是金莲从此与吴月娘结下了死仇。西门庆一次在城外永福寺布施的时候,巧遇天竺胡僧,西门庆对其礼遇有加,胡僧就给了西门庆一些春药,并严肃地告诫他不可乱用。但西门庆不听,连续使用,身体大受其害。这一天在王六儿那里用过春药以后,回家醉了,潘金莲又强行给西门庆灌药,致使药力发作,西门庆精尽而亡,时年三十三岁。西门庆死后,家产随即败落,各铺面伙计混水摸鱼,趁机贪污,吴月娘无法,只得将各处铺面关掉,有的房子也随之卖掉。与此同时,吴月娘在西门庆倒头之时为西门庆生下一遗腹子,取名为西门孝哥。二娘李娇儿自打西门庆死后,天天闹事,又将自己的体己钱连偷带拿偷回娘家。她本是娼家出身,又由于妓女侄女李桂姐的从中挑拨,与吴月娘大闹一场,逼得月娘只得让她离门改嫁。五娘潘金莲在西门庆死后,天天和女婿陈敬济勾在一起,不想怀了孕,陈敬济连忙寻来堕胎药给金莲吃。金莲堕胎后丑行终于暴露,吴月娘趁机将陈敬济、春梅、潘金莲先后赶出西门府。金莲仍然叫茶坊王婆领回去,不巧武松得知金莲出来后,为哥哥武大郎报仇,将金莲王婆双双杀死后,投奔梁山,聚义去了。春梅被卖出以后,被清河守备周秀买入府中为妾。一年后春梅生子,被扶为正夫人。因金莲被杀,春梅感其旧情,出钱将金莲安葬在永福寺后花园中。陈敬济被赶出西门府后,暂住在舅舅家,吴月娘将他的妻子西门大姐送出来与他两口子团圆。不料陈敬济对大姐百般殴打,逼得西门大姐无法,含恨上吊自杀,时年24岁。吴月娘听说大姐自杀,带人砸了陈敬济的家,又将其告上衙门。陈敬济无奈只得卖房,花钱换得一命。但已是山穷水尽,沦为乞丐。这一天,陈敬济巧遇父亲旧友王老员外,这员外尚念旧情,将陈敬济送到临清城当道士。不料陈敬济恶习不改,仍旧吃喝嫖妓,被当差捉拿,送进周守备府里。春梅无意间知道此事,得知陈敬济已经当了道士,就想把他救出。不料此时西门庆府中出事,春梅只得将此事放下,暂时让陈敬济出去,未与他相认。原来西门庆四娘孙雪娥见西门庆死了,也想拐一些财宝逃走。正巧那个被西门庆发配到徐州的来旺打听西门庆死了,也回到了清河县,无意间碰到孙雪娥,两人遂商议一块拐逃。这一天晚上,孙雪娥爬墙头与来旺相会,两个人偷了许多金银逃出西门府,暂避于亲戚家。不想亲戚见财起意,偷出赌博被官差拿住,雪娥来旺双双被抓。春梅得知此事,将雪娥买入守备府,百般侮辱。又因春梅想把陈敬济接入府中,恐雪娥知道此事,说出春梅与敬济、金莲之间的丑事。于是春梅设计将雪娥打入娼门,最终将她逼死,亡年35岁。孙雪娥死后,陈敬济被庞春梅接入守备府,两人以表姐弟相称,又开始了他们之间的淫乱生活。再说吴月娘,眼见二娘李娇儿、四娘孙雪娥、五娘潘金莲、六娘李瓶儿死的死,嫁的嫁,心中无限悲伤。正值清明节,她与三娘孟玉楼为西门庆上坟,巧遇清河县知县之子李衙内。这李衙内年三十三岁,丧偶不久,一眼看上孟玉楼,知是西门庆家的遗孀,遂求媒婆说媒。正巧孟玉楼也想改嫁,两下都同意,孟玉楼二次改嫁李衙内,后68岁而终。孟玉楼走后,吴月娘一人带着儿子西门孝哥并几房丫头婆子度日,很是寂寞。幸好春梅不忘旧情,时时来探望月娘,以西门府为娘家,使月娘感到安慰。而此时陈敬济已在春梅的帮助下,在临清开了个大酒楼,生意兴隆。这一天巧遇韩道国、王六儿、韩爱姐三人。原来西门庆死后,韩道国与王六儿盗拐了西门庆的进货银子,逃到东京女儿家居住。不想几年之后,朝中发生政变,翟谦、蔡京垮台,韩道国只好与妻儿回到清河县。不料自己在清河的老屋已被自己不争气的兄弟韩二卖掉,而韩二本人也不知流落何处。万般无奈,韩道国夫妇带着女儿流落临清码头,以买笑为生。这一天巧遇陈敬济,陈念及西门府旧情,收容他们,并与爱姐一见倾心,结为百年之好。谁知无有不测风云,几年以后,大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见北宋朝廷腐败,兴兵进犯中原。周守备奉命调往前线抵抗金兵,不想当场阵亡。春梅一下子失去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依靠,只好勾引家奴——19岁的俊俏小伙周义。时间一长,春梅染肺病之症,死在周义的身上,亡年29岁。陈敬济在开酒楼的过程中,与当地恶霸发生恶斗,后被人杀死,亡年27岁。韩爱姐见敬济死了,悲伤不已,誓不改嫁,在战乱中与父母流落江南湖州,出家为尼,52岁得病而终。金兵打到清河县,吴月娘带儿子孝哥随着逃难的人群来到城外。巧遇世外高僧普静长老,长老遂带领吴月娘来到城外永福寺避难。普静作法事点化月娘,说西门孝哥为西门庆所托生,吴月娘看罢,悲痛不已。普静禅师便告知月娘,西门庆生前罪恶太深,一定要渡西门孝哥出家,以赎罪恶。月娘不舍儿子,但也无奈。普静禅师又作法,让西门庆、潘金莲、武大郎、孙雪娥、宋惠莲、李瓶儿、陈敬济、春梅、西门大姐等人各自超生,吴月娘感激不已。普静对月娘说:“番兵不久就要退去,中原已有皇帝,天下分为南北两朝,南为南宋,北为金国。你们安心回家度日去吧。”说罢带领孝哥化作清风不见了。吴月娘在永福寺住了半个月,果然金兵退走。月娘回到清河县,家产不曾流失。月娘就把以前西门庆的贴身小厮玳安改名为西门安,继承家业,养活月娘到老,亡年70岁。王者荣耀神秘商店圈钱本质暴露?
我本人肯定是不认同这个看法的,或者说我不是v8,神秘商店不是出来一次两次了,也是第一次看到会有人这么认为。虽然王者荣耀是公认的以赚钱为主,也被大家喷的不轻,但是我这次还真的没觉的这个神秘商店里面还有猫腻。
我本人是个V7,在这次的神秘商店里抽到了5折,并且里面的皮肤也是我满意的,觉得还不错。但是我没打算买,虽然是半价,也许有些皮肤是挺好,但是我没有皮肤收集控,不是说每个不错的皮肤都要买下来。我只买我造的英雄,所以这个五折对我来说意义也是不大的。
V8大佬不需要神秘商店,更不需要折扣我知道题主的意思,意思是那些不充钱的系统给判定五折,从而促使他们充钱,因为充钱是有瘾的,很有可能一充上瘾,官方利用这样的手段,来利诱大家充钱,但是我想说的是真正的“零元党”出个一块钱的皮肤他都不会买,他就是这么任性。
至于所谓的V8都是有钱人,给他7折他也会购买。那我就想问下,真正的V8有钱人买皮肤还等你这个所谓的神秘商店,还需要从你这里打折购买?我感觉应该不会吧,而且能直接购买的对于那些V8大佬来说基本都有了,所以即使出皮肤也没啥好买的,7折又怎么样呢。
所以我并不认同题中的观点,我的观点就是几折确实是随机的,并无幕后操控。皮肤这个东西,除非你真的有钱,不然你还是少买一点,哪怕是折扣,很多皮肤你根本就买来没用过,买它干啥呢。神秘商店虽然不常有,但是一年两三次肯定是有的,所以这次折扣高,皮肤看不中,可以等等下一次。
不知道你们都在这次的神秘商店中抽到了几折,我感觉七折的可能会多一点。
珠宝店的钻戒最低可以打几折?
正常钻戒的折扣是8折到95折之间,国际奢侈品的钻戒不打折,国内珠宝品牌打折情况看节假日时间,普遍在9折左右。
我之前常年流连与各大商场之间,熟知所有珠宝品牌的折扣情况,钻戒这一项来说,一些品牌做过内购会最低到4.8折、5折、5.8折,6.8折是最低的折扣。大部分老款旧货才做这么低的折扣,通常是叫“内购会”、“会员回馈”等名义。印象中周大福做过5折的,68折的,谢瑞麟做过68折,金至尊很多年前做过一次4折左右的,六福也做过58折左右的钻石优惠活动。每个品牌之间差距还是很大的。
正常的钻戒一般的品牌8折算是最低折扣,通常是88折,9折,95折为主,还有I DO 什么的一些珠宝品牌的钻戒也是说不打折的,周大福的HOF、TM系列也号称不打折。
走上了人生的巅峰的?
悦读文史,我是子彧。
秦昭襄王嬴稷,绝对堪称历史上的捡漏大王。
他本是秦惠文王嬴驷的庶子,他爹他娘从没想过要立他为王储,年纪轻轻就去了燕国为人质;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12年后,年轻的秦武王嬴荡意外身亡,还没儿子;当然,即使如此,还是没人想到他,就连他娘也没有;
然而,意外再次发生了,敌国君主竟然想到了他,点名要他回国即位!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争得面红耳赤的竞争对手们竟然同意了!
后来站上人生巅峰的嬴稷此时并不知道,他的捡漏之旅,才刚刚开始。
01与《大秦帝国》中描述的不同,嬴稷从来就不是天选之子,小时候的嬴稷,几乎是个透明王子。
嬴稷出生于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嬴驷称王的第二年,是其母芈八子的第一个儿子,但却不是嬴驷的第一个儿子。
为了突出这个未来的秦王,《大秦帝国》中的嬴稷,从小就享受着与太子嬴荡几乎一样的培养和待遇,但事实上,这基本上是扯淡。
首先,芈八子和秦惠王算是政治联姻。她在秦宫的地位并不高,而嬴驷对这个儿子并不重视;
其次,嬴稷大约属于激情的产物,芈八子后来又有了公子芾、公子悝两个儿子,对嬴稷并没有特殊的疼爱;
所以,嬴稷真实的童年,就是秦宫里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王子,爹不疼娘不爱。
这一点,从他入燕为质也可以看出。
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嬴稷入燕为质的时间和原因,但根据秦惠文王时的秦国大事,此事大约发生在公元前318年前后。
这一年,张仪的连横引起了山东各国的警觉,三晋深受其害,韩赵魏遂联合燕楚,发动了历史上第一次五国攻秦,史称函谷关之战。
然而,此战事实上参战的却只有韩赵魏三国,第二年秦国反击在修鱼斩杀韩赵联军8万,仍旧不见燕楚有什么动静。
这只能说明,秦国拉拢了燕楚,他们才会坐视三晋战败。而以嬴稷为质燕公子,大约便是拉拢燕国的手段之一。
战国时期,为取得信任,互质公子是常事,但嬴稷质燕却不那么寻常。因为他是单方人质。
也就是说,是秦国单方面急于得到燕国的中立,派了嬴稷为质,燕国方面却没有派公子入秦。
这足以说明,对于秦惠王嬴驷来说,嬴稷是个无足轻重的王子,修鱼之胜足以弥补损失。但对于嬴稷本人来说,这也就意味着生死由命。
当年仅8岁的嬴稷入燕为质的时候,或许不会想到,他这一去就是10多年不能回到故土,秦国的一切都跟他再无关系。
而10多年后,19岁的嬴稷或许更不会想到,一个人的意外死亡,会让他从此开启了幸运的捡漏之旅。
02公元前307年,嬴驷的嫡长子,即位仅仅四年的秦武王嬴荡,在洛阳举鼎身亡。他死时年仅23岁,并没有留下任何子嗣。
消息传到咸阳,惠文后却顾不得悲伤,因为他还要忙着给另外一个“儿子”站台,争夺秦国王位,以保证她的太后之位。
与电视剧描绘的不同,嬴稷此时还在燕国喝西北风,嬴荡死前并没有指定王位继承人,也没有人想起嬴稷,因为大家都在忙着争夺谋夺王位,包括他娘芈八子。
秦惠文王嬴驷儿子众多,并不缺继承王位的人选。而在觊觎王位的公子之中,呼声最高的是公子壮和公子芾。
关于公子壮的身份,并不十分清晰,比较得到大家认同的是,他是嬴驷的庶长子,担任庶长之职。或许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得到惠文后的支持,成为最有可能的秦王人选。
与公子壮针锋相对的是公子芾,芈八子的另外一个儿子。除了芈八子,宗室重臣樗里疾、将军魏冉也是公子芾的坚定支持者。
魏冉作为公子芾的舅舅,自然会支持自己的外甥;但樗里疾竟然为了公子芾,与正牌太后惠文后对着干,这就不得不说芈八子的手段了。
顺便说一句,这从侧面说明,芈八子并没有与儿子嬴稷一起质燕,而是在秦国,否则怎么能拉到樗里疾这么重量级的盟友。
一时间,两公子斗得如火如荼,秦国王位竟然久久悬而未决。
然而,在燕国孤苦伶仃地喝了12年西北风的嬴稷,估计从没想过他能捡这个漏,因为连他娘都放弃了他而选择了弟弟公子芾。
而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在这关键时刻,另一位敌国君主竟然对他伸出了橄榄枝,最终帮他成功捡漏。
03这个从天而降的敌国君主,叫做赵雍,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胡服骑射的那个赵武灵王。
赵雍可是个雄才大略的人精,他曾冒充使者入秦亲自考察地理,并制定了从北地南下灭秦的战略,要不是后来阴差阳错地死了,或许还真能让秦国至少冒一身冷汗。
那么,既然如此,他为何要横插一杠子,干预秦国王位人选呢?
因为赵雍正在谋划一件大事,胡服骑射。看起来有点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
原理是这样的,伤筋动骨一百天,这个么大的军事改革,赵国内政肯定要动荡一阵子,这段时间内赵国会很虚弱。
所以,赵雍需要一个友好的国际环境,防止邻居们趁机浑水摸鱼。
而现在,强大的赵国已经从衰落的魏国手中,接过了三晋大哥大的位置,韩魏服帖了;燕昭王姬职也是他刚刚扶上王位的,燕国也搞定了;看看地图就知道,赵国的邻居之中就差秦国没有搞定了。
所以,秦王暴毙,王位空悬,对于赵雍来说简直是天赐良机,要是能扶立一个亲赵的秦王,那不就大功告成,可以埋头搞他的胡服骑射了吗。
这个问题搞清楚了,那么赵雍为什么选择了嬴稷呢?
这个人选当然也是赵雍深思熟虑的。
首先嬴稷在燕国,燕国亲赵,所以有操作的空间,能保证接地回来;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嬴稷长期质燕,国内没啥根基,而秦国国内惠文后、芈八子、还有商鞅变法以来的两朝新贵,都不是省油的灯,让嬴稷做了秦王,猜猜会发生什么?
由此可见赵雍的阴险。主弱臣强,如此一来,秦国短时间内肯定是平静不了了。
要是嬴稷和芈八子斗败了,被赶出了秦国,那正好给了赵雍率军入秦的好借口;如果芈八子和嬴稷斗赢了,那么肯定元气大伤,短时间内不会威胁赵国,而且嬴稷会感激赵雍的扶立之恩;如果双方斗得难解难分呢?那当然更好,一个混乱虚弱的大国邻居,还有什么是比这更让赵雍高兴的事情呢?
赵雍的算计不可谓不深沉,但是人家同不同意呢?公子壮和公子芾斗得面红耳赤,你说嬴稷继位就继位吗,你哪位啊?
好歹,两位公子都是吉祥物,都是他们背后的两个女人说了算。
芈八子这边肯定没意见,反正都是我儿子,谁上位我都是太后;惠文后就有些尴尬了,不知是被赵国国势所逼,还是被什么人说服了达成了某种协议,总之,惠文后最终点了头。
于是,这场鹬蚌相争的大戏,最终让傻小子嬴稷捡了漏。
捡漏大王嬴稷估计只知道自己的幸运,而不知道赵雍的这些算计。而大阴谋家赵雍估计也没想到,嬴稷这辈子捡的漏,可不止他给的这一个。
04公元前306年,嬴稷在燕赵军队的护送下回到秦国,即位为王,这便是秦昭襄王;芈八子升级为太后,史称宣太后。
秦昭襄王二年,公元前305年,嬴稷估计刚刚适应过来自己的新身份,还没有从捡漏的惊喜之中缓过来,就又迎来了更大的危险。
到手的肥肉被人抢了去,公子壮心有不甘。他本是最有可能的秦王继位人选,惠文后支持他,秦国宗室、朝堂老臣、各地诸侯,也很多都是他的坚定支持者。
于是,正如赵雍算计的那样,公子壮发动了叛乱,准备武装夺取王位。
宣太后虽然没有宗室的广泛支持,但既然敢出来争夺王位,那也是有两把刷子的。公子壮叛乱后,三下五除二就被魏冉干掉了。
跟着公子壮一起倒霉的,是大量的宗室元老、公子、诸侯,大臣,还包括惠文后和武王后。
经过此次变乱,秦国朝堂估计为之一空。嬴稷的王位虽然坐稳了,但秦国的实力却被严重削弱。
然而,大阴谋家赵雍算准了开头,却没猜到结尾。他失算的这个人,正是宣太后。
不得不说宣太后的手腕和识人用人的能力。她首先让宗室元老、智囊樗里疾出来撑住场面,而后又提拔弟弟魏冉主政。而魏冉也不负所望,很快就掌控了局面。
而另一边,楚怀王因为自己的小九九,又给宣太后送来了一大堆娘家人,宣太后又从中提拔了芈戎、向寿等一批人,很快就稳住了秦国政局。
虽然有人送来了王位,但宗室元老离心离德,庶兄弟们虎视眈眈,嬴稷又多年远离秦国,除了王位可以说要啥没啥。没人培养教育,也没有人脉基础,这本是一场不对等的较量。
然而,不仅有深谙政治的母亲顶起大梁,还有实力超群的舅舅帮忙平叛,现在又有人送来了一大批肱骨,自己的王位总算坐稳了。
这可以算是嬴稷的第二次捡漏了。
可能有人质疑,宣太后和魏冉明明是架空了嬴稷,为何还要说嬴稷捡了漏?
事实上,如果没有宣太后和魏冉,宗室也不可能支持嬴稷,他除了被从王位上赶下来,没有别的出路。
而从后来的事情来看,宣太后和魏冉对嬴稷还是不错的,并没有将他完全架空。而且,对于嬴稷来说,会有人来帮他捡这个漏的。
05抛开别的不谈,宣太后和魏冉,的确是两个非常优秀的当家人。
对外,秦国在宣太后和魏冉的打理下,已经隐隐有了独步武林的苗头。
韩魏早在秦惠王时就已被秦压制,秦昭王时更是被打怕了,只要秦国一出兵,他们就得跪下来叫爸爸;
秦齐楚在秦惠王时号称三强,彼时秦国还略显下风;但昭襄王时代,秦通过武关和巴蜀地利,从两面将楚国钳得死死的;秦又利用五国伐齐一战将齐国打垮;赵国虽然崛起,但还是稍逊风骚;
对内,秦国内政也还差强人意。
嬴稷并没有完全被架空,虽然决策力有多少不好说,但各项重大决策,嬴稷多半还是亲自参与的。
虽然引入了楚系集团执政,但秦国各项决策都是以秦国利益为重,并没有因此把楚国看做娘家人而有所偏颇;
因此,40年间,秦昭襄王嬴稷垂拱而治,宣太后决策,魏冉当国,秦国国内至少保持了表面的和谐,各方都没有什么过激的行为举动。
然而,魏冉终究还是有些膨胀了。公元前471年,秦昭襄王三十六年,魏冉准备让客卿灶率秦军攻打刚、寿二城,以扩大自己的封地。
这件事,说好听点叫策略失当,不好听则叫以公谋私。
于是,第三个帮助嬴稷捡漏的人,也在这年来到了秦国。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范睢,大名鼎鼎的远交近攻策略的提出者。
昭襄王三十七年,范睢任秦国客卿,有机会接触到秦王,在接下来两年的时间里,他系统地向嬴稷介绍了什么叫权臣当国,以及权臣当国的危害性。
终于,嬴稷下定了决心,撸掉老娘和舅舅,自己登上人生巅峰。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嬴稷宣布罢黜宣太后、穰侯魏冉、华阳君芈戎,以及泾阳君公子芾、高陵君公子悝的的权力,以范睢为秦国丞相,而自己掌握秦国最高政权。
公元前266年,花甲之年、捡漏三次的嬴稷终于登上了人生巅峰,成为天下最大战国的唯一扛把子。
有人说,这是嬴稷的权谋和决断,算不得捡漏吧?
这话大体也没错,但嬴稷捡漏的方面在于,宣太后和魏冉主动放权,嬴稷掌权的行为十分平稳和顺利,并没有引起任何骚乱和暴动。
这不像是一场夺权运动,而更像是一场权力交接。
我们都知道,拿起来容易,放下来难,权力这个东西更是如此。况且,宣太后魏冉等人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们自己,还有楚系一大帮子人,说不定谁就会鼓动他们做点什么,那时候他们还是有能力做点什么的。
但宣太后和魏冉并没有阻止这一切的到来,而是选择了安然隐退。嬴稷也没有为难,选择了让他们安享晚年。
第二年,宣太后和魏冉双双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一切尘埃落定。
如此平稳而又和谐的夺权行为,历史罕见。所以,嬴稷捡了人生的第三次漏。
子彧说此后的人生中,包括长平之战和储位人选的决策,都是嬴稷独立担当的算不得捡漏。
然而,长平之战虽打败了赵国,却错失了灭亡赵国的良机,还逼死了武安君白起,算不得圆满;而身后事的传递,则差一点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
对于秦昭襄王嬴稷,赞誉还是远远多于指责的,但秦昭襄王晚年的历史,却因此增添了许多遗憾和苍凉的感觉。
公元前251年,75岁的秦昭襄王嬴稷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无瑕不成玉,没有遗憾的人生也不完整。上天给了嬴稷足够长的寿命,三次捡漏的幸运,让他终于有机会登上了人生巅峰,而晚年的遗憾,或许正是为了让嬴稷的人生经历变得更加完整吧!
文/子彧
7折是什么意思?
7折的写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在书写折数时,只能用汉字,不能用阿拉伯数字。
虽然很多商家在书写折数经常用阿拉伯数字,其实这不符合标准。如果质监局检查,会要求商家改正。
七折就是现在的售价按原价的百分之七十计算收款。假如某件商品原价二百元,现在打七折,现在收款金额就是200×70%=140元。
不过有此商家表面上打折,其实却虚构原价,借机欺骗消费者。所以我们消费者要擦亮眼睛,不要上当。如果发现商家欺诈,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追究商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