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之剑,如何了解这个世界

2023-04-30 10:50:04 117阅读

马化腾之剑,如何了解这个世界?

2012年我在上海工作,

晚上9点多,看浦东某健身房,姑娘帅哥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

马化腾之剑,如何了解这个世界

我不由冒出四个字“阶级幻境”。

(一)

人与动物不同,人生活在一个“意义世界里”。

人对世界的认知,并非对世界本身清醒的认识,而是对事物所代表的“意义”的认知。

社会是一个被“意义”建构的体系。

说白了,是幻境。

记不记得《黑客帝国》中,墨菲斯摊开手让NEO选:

“红药丸,蓝药丸,你要哪一个?”

马云迷上了高尔夫,

为了和吴鹰PK,

专门请了一位英国教练,

隔三差五从伦敦打飞的来杭州。

2000年,我当时上中专,

愁的年纪轻轻冒白发,

怕失去斗志,于是每天早上起来,逼自己100个俯卧撑。

这种焦虑感,伴随了我15年。

焦虑是动力,也是诅咒。清风明月无心享受,忙碌和高压的工作,反而令我心安。

处理完各种情景的挑战,躺床上,感觉头脑又长出强健的肌肉,很充实很带劲。

即使身体多二两肥膘,那又如何?

像现在这样,我坐在办公室里,风吹着窗帘,阳光被挡在外面。很自在。

(二)

社交效率其实很低。

不幸再遇到各种装各种low的人,实在烦得要死。

人若无名,低头练剑。

所以现在谁想约我见面,我直接发给他个“在行”链接,舍得一小时出2900块钱再说。

咱文人嘛,给自己留够独处的时间,才能

寂然凝虑,思接千载;

悄然动容,视通万里;

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

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去年开车窜到江西庐山陶渊明故居,

踱着步将高宅大院墙壁上陶渊明的所有诗,都念叨了一遍。

觉得还是古人幸福。

古人不会想世界运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他们只想着家里的地快荒了,小老婆要偷汉子了,胡不归?

教员在24岁时,写给朋友一封信,将人生心得倾囊相授:

“只将全幅功夫,向大本大源处探讨,探讨既得,自然足以解释一切,而枝叶扶疏,不宜妄论短长,占去日力。”

教员的意思很清晰,先要“内圣”,要智慧通达、人性通达,乃至宇宙通达,而后“外王”才能顺理成章。

他还总结说:“圣人,既得大本者也;贤人,略得大本者也;愚人,不得大本者也。圣人通达天地,明贯过去现在未来,洞悉三界现象。”

教员所说的本,是根本、是主要矛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成功关键因素。

所以我觉得,在你理解世界运行本质这么高深的命题之前,我建议你

先赚钱把房子买了,

先把老婆娶了,

先把孩子生了,

先把票子挣了。

再琢磨这些更实际。

钱不是万能的,也是9999能。

世上能帮你最容易地把人看清的,只有钱。

当你银行卡的余额撑不起你的兴趣时,你所有的爱好都应该是赚钱。

否则呢?很容易沦落为这首诗的下场

最怕问初衷,幻梦成空。年少立志三千里,踌躇百步无寸功。懵懂半生,庸碌尘世中。转眼高堂皆白发,儿女蹒跚学堂中,碎银几两催人老,心仍少,皱纹上眉中。浮生醉酒回梦里,青葱人依旧,只叹当时,太匆匆。

(三)

元旦在深圳和X姐喝茶时,我忽然有个感悟:

人本质上就是“情境动物”!“情景动物”这四个字,其实涵摄了三重含义:情、境和动物。拆开翻译就是:人是随机的、应境的和趋利的反应体。从这个论断推演,世界其实有且仅有三类人:

第一类人,头脑中就一个词:desire(欲望)

另一类人,头脑中也是一个词:memory(回忆)

最后一类人,头脑中也是一个词:believe(相信)

做事就是修行,磨心性亮眼睛,将头脑磨成一把剑!

无论是修行还是学习,对我而言是发自内心的享受。

解构一个新事物,一叶窥豹,抽丝剥茧,刹那间云开月明,抬头再看山已经分明不是山,由不得心中大喜。

(四)

世界运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是介乎哲学、宗教和科技的问题。

叔本华老师说:“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

六祖慧能老师说:“若自悟者,不假外求”,强调外法尽在自性,

王阳明在下面点赞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良知,不假外求”。

于是康德老师总结说:世界的起点和终点,不是向外探索,而是要从我们内心去寻找。

禅宗的“自性”、荣格的“第二人格”、王阳明的“良知”,康德的“物自体”,也许才是解药。

对于愚钝如我辈者,有喜随喜,有劫应劫,渐悟万物同心,心不随境转则境为心转,证悟本心,夕惕若厉无咎。

翻译成听得懂的人话就是:

你小子别吃饱了撑的瞎琢磨,房价都贵成啥了,赶紧赚钱去!对,说的就是你。

什么样的男人吃得开?

【1】敢于贬低自己,抬高他人。

【2】出门在外,会把哥、姐、师傅、老板等称呼挂在嘴上。

【3】酒量大,但没有人知道他的酒量究竟有多大,因为他懂得装醉。

【4】心理素质好,抗压能力强,绝不会被困难压垮。哪怕失败了99次,也会笑着冲击100次。

【5】善于结实人脉,将老师、医生、商人、公务员纳入重点对象,平时懂得维护人脉,关键时刻能用到人脉。

【6】有勇有谋,敢拼敢干,能屈能伸,不死板教条。

【7】心地善良,但善良中也会带着锋芒,绝不做老好人,因为老好人容易被人欺负。

【8】自立自强,不依赖于某个人,但会利用人脉,让自己事半功倍。

【9】不得罪任何人,但心里清楚靠近谁,远离谁。

【10】在亲朋面前不伪装,坦诚待人,这样才能拥有好人缘。与外人相处,懂得包装自己,这样才能有机会实现翻身。

【11】心有城府,不乱说话,有时候,即便看破也不说破,不让自己处于危险境地。

【12】未成功之前,不自卑,不妄自菲薄,有自信心。

【13】会同情人,能锦上添花,更会雪中送炭,能用小代价赢得大信任。

【14】做事有干劲,做事有激情,能激发身边人的斗志。

【15】与人聊天,不插话,不抢话,让对方成为主角,尊重对方,甚至捧着对方。

【16】讲诚信,守信誉,凡是说出去的承诺,都会努力兑现。如果兑现不了,会真诚道歉,下次绝不轻易许诺。

【17】做事积极、踏实、稳重,不冒进,能稳住大局。

【18】胸怀宽广,不小肚鸡肠,不与人斤斤计较,甚至有时会故意“吃亏”,让对方舒服。

【19】凡事有主见,不人云亦云,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20】有功劳不贪功,会说是团队与领导的功劳,让大家都支持自己,为下次获得荣誉做铺垫。

【21】不会到处惹事,但事情来了也不怕事,敢于积极应对。

【22】不轻易许诺,一旦做出了承诺,就会努力去兑现,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23】说话幽默风趣,亦庄亦谐,深受他人欢迎。

【24】不在背后议论人,不说别人坏话。

【25】在熟人面前,不伪装自己,谦虚低调。在外人面前,善于包装自己,赢得机会。

【26】别人喜欢听什么,就说什么,不会故意说真话得罪人。

【27】意志坚定,有持之以恒,不服输的精神。

【28】打电话求人帮忙,不会选择这三个时间段:早上8点之前,午休时间,晚上9点以后。

【29】善于控制情绪,不随意发火,即便生气,也不显露出来,不让对方看透自己。

【30】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与谁都要留个心眼,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让别人看透自己的底牌,保持几分神秘感,否则对自己不利。

【31】出门在外,不随意与人开玩笑,就怕一句玩笑话就会得罪人。

【32】为自己及家人而活,不会太在乎别人的看法。

【33】不论走到哪,身上总会带着烟,只要觉得合适,就会拿出来分享,让自己的人缘越来做好。

【34】同事穿了新衣服,会立即上前去夸,并且不浮夸,而是夸细节。

【35】进入新公司,会故意藏拙,暗中观察,不会表现得很聪明,很勤快,待时机成熟再一飞冲天。

【36】做事圆滑,能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不会墨守陈规。

【37】求领导帮忙,懂得察言观色,见机行事,如果领导正在生气,不会去找他。

【38】心思缜密,善于观察,能把握好时机,抓住机会。

【39】有责任感,有担当,敢于主动承担不好的后果,身边人都会死心塌地地追随你。

【40】懂得人情世故,不论去哪里,不论见什么人,都知道该讲什么话,该做什么事,该准备什么东西。

【41】只要出差回来,就会带点土特产给领导与同事,并且领导的土特产会比同事的要好。

【42】不会把事做绝,凡事都会留有余地,给自己一定的回旋空间。

【43】做事不蛮干,懂得进退,不会一条道走到黑。

【44】见到穷人不炫富,平衡对方心理;见到富人不哭穷,不让对方害怕自己。

【45】去别人家做客,一定会带上礼物。如果家里有小孩子,会买点孩子喜欢吃的零食。如果家中有老人,会买上老人喜欢吃的东西。

【46】绝不会逆来顺受,如果某件事让自己不舒服了,会果断拒绝,不会勉强答应。

【47】远离领导不喜欢的人,但表面上不会显露出来,不得罪任何人。

【48】为了成功,敢放下面子,甚至“不要脸”,不畏惧嘲笑。

【49】不与任何人掏心掏肺,凡事留个心眼。

【50】每天迟下班,走到领导之后。

码字不易,点赞的朋友,老穆祝您健康快乐每一天!

盗墓贼靠什么发现被夷为平地的古墓?

因为考古不是盗墓。

首先说盗墓的靠什么发现夷为平地的古墓。

很多古墓因为时间的原因,已经没有坟包,从外面看,是很难发现的。那怎么找呢?

一就是传说中的风水术。这个是真有的,古代人找墓,就是根据风水那一套,比如背有靠山,前面有水带环绕,两边有青龙白虎山,前面再有案山印山之类的东西。有这种地形的,那肯定有大墓的存在。

内蒙古有个叫姚玉忠的,是个大盗,他本人就爱书,研究风水这一套,平时喜欢逛逛山,逛逛帝陵,研究这里面的结构等等。

第二个,找资料,从县志里找古代这里出过什么大人物,有什么大官之类的,根据这些资料就可以找到一些大墓,或者跟当地的老人聊天,问一下,这里有没有牛人啊,或者涨洪水的时候有没有冲出过什么好东西之类的,基本上有大墓的地方,都会有一些传说故事。

第三个,就是观察地形,地上的坟包虽然没有了,但下面的墓穴还是有的嘛,因为下面有洞,那反应到上面,自然就会有变化,比如下雨后,下面有墓的因为会渗水,所以会干得快一些。下雪的时候,也会有变化,还有一个民国时期的焦四,擅长在雷电天气找墓,一打雷去分析四处的响声,因为下面有空室,自然就会有回响。这也是找墓的方式。

还有就是打洞,用洛阳铲把地下的土取出来,通过分析土是不是五花土等来分析下面有没有墓,墓的方向如何等等。

这是盗墓的找墓方法,接下来说,考古的为什么发现不了。

事实上,中国很多大的考古发现,还真不是考古专家发现的。

兵马俑是农民打井发现的,武则天的墓是农民工炸石条发现的。考古专家为什么发现不了呢?

原因不是考古专家不懂,而是考古不是盗墓,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考古不是盗墓,考古不是盗墓,考古不是盗墓。

考古的范围很广,有人类的遗迹考察,有古城的研究,也有抢救性发掘,他的工作很广,不仅仅是挖一个墓。甚至主要的工作就不是挖墓,多是田野考古之类的事情。

而且挖到墓了,如果是明以后的,基本也是回填,不进行发掘,帝陵就更加了,那么多帝陵,能随便去挖嘛?

定陵被挖后,已经定下了,帝陵暂不发掘,所以,给人的感觉,考古专家不会找墓。其实是人家不找而已。

历史上周瑜用的兵器是什么?

周瑜用的兵器是剑

“宝剑”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产物,历来爱剑,佩剑之人甚多。宝剑的种类和名称多不胜数,不过基本组成部位还是一样的。那么你了解剑吗?来看看剑的各部位专业名称吧!

剑由剑身和剑柄两部分组成。

剑身包括——

锋:剑身前端锋利部分;

脊:剑体中线凸起;

从:脊两侧成坡状部分;

锷:从外的刃,即剑身两旁的刃;

腊:脊与两从合称为腊。

剑柄包括——

茎:也就是剑柄的把手部分,主要有扁形与圆形的两种;

格:剑茎和剑身之间的护手,又称为卫、璏、剑镗;

首:茎的末端常有的圆形部分,又称为镡;

箍:茎上的圆形凸起的纹饰;

缑:在茎上缠绕的绳子;

缰:系在剑首的皮绳,用于悬挂在手腕上便于取用;

穗:系在剑首的流苏,又称剑袍,有穗的剑称为文剑,佩戴于文人权贵身上,无实际用途。

此外,剑通常配有剑鞘,又称为“室”,套在剑身之上,有保护剑身和方便携带的作用。

剑柄包括剑格和剑茎,绝大多数剑还带有剑首

剑肩:有的剑没有剑格,代之以剑肩。指剑刃最厚的地方。剑箍:有的剑在剑茎上所套的一个环状物。

剑墩:即剑首。指剑柄的顶部,一般剑首中有孔,可穿绳。

剑镡:即剑格,亦称护手。指剑身与剑柄之间作为护手的椭圆形盘部分。

剑鞘:又称剑匣、剑室。藏剑之物。有铁和木制等,裹以沙鱼皮,涂以朱漆或连云黑漆,又贵者并镶珠嵌宝。

剑茎:剑柄之古称。清·程瑶曰《考工创物水记·桃氏为剑考》

:“茎者,言颈也,在首下。”

剑室:即剑鞘。汉·扬雄《方言》:“剑鞘自河而北,燕、赵之间,谓之室。”

剑廓:剑梢的别称。汉·扬《方言》:“剑梢自关而东或谓之廓”。

剑珥:即剑格。又名剑镡。《庄子·说剑篇》释文引司马云:“镡,剑珥也。”剑穗:剑柄后缚的装饰品。近现代剑术套路有长穗与短穗之分别。

剑袍:即剑穗。有文武之说,文剑佩带剑袍,武剑则无。

剑术的套路有:七星剑、青萍剑、昆仑剑、八卦剑、武当剑、达摩剑、三才剑、盘龙剑、峨嵋剑、八仙剑、醉剑、对练剑等。

一个人可以狠到什么程度?

83岁大爷,得知11岁孙子住院,急需用钱,就把儿子留下来的38万,悄悄借给了外甥,儿媳找他理论,他却回答说:孙子得的是心病,疼——习惯就好了,不用去医院。没想到,大家都站在大爷那一边。

12年前,27岁的张慧经人介绍,嫁给了同村的杨强,杨强兄弟三个,家里条件很不好。

张慧并没有丝毫的介意,婚后,夫妻二人的感情很好,次年,张慧还生下一个可爱的儿子杨小新。

虽然生活过得并不富裕,但是,一家三口和睦幸福地生活了9年,直到3年前,杨强工作时,突发意外去世了。

杨强的父亲杨大爷,拿到了38万赔偿后提出:只要张慧把8岁的孙子杨小新,给他们老两口抚养,就分给张慧5万。

作为杨小新的母亲,张慧自然不愿意把孩子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杨大爷却强行给了她5万,带人把她赶出了家门。

张慧只好走法律程序,可是,等到开庭的时间,杨家却没有一个人出席,没办法,张慧无奈地哭着外出打工了。

转眼三年过去了,4个多月前,张慧又像往常那样回来看儿子,却意外发现小新面色苍白,瘦得让人心疼。

细问才知道,这三年,小新经常肚子疼,每次疼的时候,告诉爷爷奶奶,爷爷奶奶都对他不闻不问。

张慧不放心,立刻带着小新去了医院,检查结果是:小新虽然年龄小,才11岁,可是肠胃却有很多问题,并且,还有癌变的可能。

这让张慧吓到了,立刻让小新住院治疗,可是,前后花了4万多,把她这几年攒下的积蓄都花光了了,也没什么好转。

看着小新疼得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打滚儿,张慧心疼地只掉眼泪,想把小新带到更好的医院检查。

可是,她已经花光了积蓄,这个几月照顾小新,没办法工作,也没有别的经济来源,只好拨通了杨大爷的电话。

没想到,杨大爷得知张慧的意思后,只冷冷地说了句:没钱。就挂断了电话,之后再打过去,杨大爷就不肯接电话了。

张慧不信,当初剩下的33万都在杨大爷的手里,这才过了三年,怎么可能就没钱了呢?她不满地找到电视台求助。

杨大爷手里的钱去哪了呢?怎么对所以不闻不问呢?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大家陪着张慧一起,赶到了杨大爷的家里。

杨大爷淡定地解释说:他并不是不管小新,而是无能为力。

因为,小新三年前跟他说肚子疼的时候,他就和妻子带着小新去检查了,可是前后花了7万多,也没有得到改善。

原本,他也很着急,为小新的身体健康担心,可是,后来有个医生说:小新的疼痛,可能不是因为身体,而是心理阴影引起的。

于是,杨大爷就放心了,以后不管小新怎么喊疼,哪怕疼得打滚儿,疼得满身汗,他都觉得没事,也没多想。

在杨大爷看来:小新的身体并没有任何问题,只是心病,习惯了就好,是张慧小题大做了。

听到杨大爷的话,张慧却愤怒地说:有人告诉她,杨大爷不想给小新治疗,是因为把钱都借给了外甥。

杨大爷的脸色立刻慌张起来,支支吾吾跟大家解释说:没有全部借给外甥,只借了18万,并且,外甥承诺,随时可以还给他。

随后,杨大爷又不满地告诉大家:他和妻子对小新很好,可是,张慧老是以小新的身体不好为由找他要钱,让他觉得很是反感。

大家很疑惑,去世的是张慧的丈夫,小新又小,按理说这笔钱应该由张慧保管,为何要放在杨大爷手里呢?

杨大爷理直气壮地回答说:

因为张慧还年轻,他们担心张慧拿着钱改嫁了,以后有了家庭,对小新不好,这才强硬地提出要自己抚养小新,自己保管钱财。

可是,杨大爷和妻子却没想过:他们老两口都已经80多岁了,自己都需要子女照顾,哪有能力照顾小新呢?

小新也全程搂着张慧说:他喜欢妈妈,想跟着妈妈,不想跟着爷爷奶奶,因为他每次肚子疼的时候,都没有人管他。

听到小新的话,杨大爷和妻子脸色难堪,当即和张慧吵了起来。

被大家劝解后,张慧一脸担忧地告诉大家:她主要是怕杨大爷把属于小新的那18万,拿去给别的儿子和孙子用。

因为,杨大爷有3个儿子,还有4个孙子,原本都过得穷困潦倒,可最近,杨大爷的二儿子不仅装修了房子,还购置了新家具。

这让张慧不得不开始担心,所以,她提出:属于小新的18万,必须交给她来保管。

杨大爷丝毫没有犹豫就断然拒绝了,并且坚持说:他对小新很好,要继续抚养小新长大成人。

如果杨大爷坚持要抚养小新,那么,剩下的另外两个儿子儿媳会同意吗?

小新的奶奶突然哭着说:会同意的。因为虽然另外两个儿子都结婚生子了,可是,家里太穷,另外两个儿媳都走了。

事已至此,大家只能先查清楚小新的身体状况,医生明确地告诉大家:他建议小新去大医院,再做详细的检查。

因为小新的身体有好几种病情,都会引起各种疼痛,并且,他已经疼了3年了,要尽早查出病因,不过,大医院的费用也不低。

张慧当即表示:不管要多少钱,她一定会想办法治好小新,并且,还要拿回小新的抚养权,以及属于小新的抚养费。

杨大爷却一口咬定没有钱了,没办法,大家只好联系了杨大爷的外甥小辉。

小辉爽快地承认:杨大爷的确借给了他18万,他又把钱借出去了,但不是白借的,每年都会给杨大爷两万作为利X。

张慧立刻提出:拿回这18万。没想到,小辉却拒绝说:不可能给张慧,因为张慧不是正常人。

旁边的邻居们也都帮着杨大爷和小辉,七嘴八舌地指责说:张慧说的话不能信,因为张慧不正常,也不尊重人,大家都不喜欢她。

看到大家没有一个人帮张慧说话,张慧跪倒在地上,痛苦地大喊道:她要钱,只是为了小新的身体,她实在看不得小新每天都要忍受疼痛。

眼看现场一片混乱,正在这时,张慧的母亲打来了电话。

大家小心翼翼地询问张慧的母亲:张慧的脑子是否正常?为什么整个村子的人都认为她不正常呢?

张慧的母亲坦然地表示:张慧在外面工作了很多年,肯定是个很正常的人,只是,性格比较偏执,不怎么懂人情世故。

既然张慧一切正常,那她要自己抚养儿子也是合情合理的,可是,张慧的母亲却不让张慧抚养。

在张慧的母亲看来:张慧还年轻,以后肯定还要再结婚的,带着小新不方便。所以,她极力劝说张慧把小新留给杨大爷。

连母亲都支持杨大爷,张慧彻底崩溃了,号啕大哭地说:就算所有人都不理解她,所有人都说她是疯子,她也不会放弃小新,一定要抚养小新。

看着张慧态度坚定,张慧的母亲不再劝说,而是气愤的挂断了电话。

随后,张慧轻声抽泣着说:为了小新,这三年她都没有跟别的男子交往过,每次回来,都带着小新出去吃饭,买衣服。

只要小新说想吃什么,哪怕吃一次就要三四百,她都没有拒绝,小新需要眼镜,她也是选最好的,一副1200,她没有任何埋怨。

为了小新,张慧可以付出一切,既然张慧这么坚定,大家决定一起协商,帮忙劝说杨大爷放手。

可是,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却拒绝说:张慧的丈夫去世前,张慧就在外面打工,曾经有2年没回来,所以不能算作贤妻良母,也不适合抚养小新。

他们建议先给小新治疗,以后再协商小新抚养权的事,可是,张慧现在没钱了,杨大爷又不肯拿钱出来。

双方陷入僵持中,不过,经过调解员半个多小时的劝说,杨大爷愿意先拿2万出来给小新治疗。

张慧表示:她要暂时住在杨家,全程陪伴和照顾小新。

杨大爷点点头,答应提供一件空房暂时给张慧住,至于小新的抚养权,以后再继续协商。

有人问:一个人可以狠到什么程度?文中杨大爷的所作所为,真的是让人无法理解了。1杨大爷已经83,他的妻子85岁,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只留下8岁的孙子小新,老两口坚持要抚养小新,本来是一件让人敬佩的事。

2可是,两位老人的年龄实在是太大了,不管是他们自己的身体,精力,还是教育和沟通方面,都不适合抚养小新,也没办法让小新生活的更好。3尤其是小新的身体还不好,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杨大爷拿着钱,却不愿意过多付出,反而借给了外甥,眼睁睁地看着小新难受。4哪个孩子不想在母亲身边长大?可是,杨大爷却不管不顾,一边口口声声说对小新好,一边又坚持不肯让小新回到母亲身边,让小新失去了父爱,又得不到母爱。

张慧是小新的母亲,她对小新的爱——毋须质疑,只是,她不太懂得人情世故,再加上,性格内向,偏执,很少跟邻居们打交道。导致邻居们,以及杨家的亲人们,都没有一个人喜欢她,发生矛盾后,也没有一个人帮她说一句话,她只能无助地哭泣,实在是让人很心酸。

最后:

有很多人认为杨大爷做的对,因为张慧迟早会有新的家庭,到时候会忽略了小新,所以小新跟着爷爷奶奶比较好,毕竟是有血脉亲情的。可在我看来,杨家生活条件本来就不好,另外两个儿媳也都走了,杨家除了两位老人,就是两个儿子,还有几个孙子。大家知道杨大爷手里有钱,不可能没有别的想法,张慧担心属于小新的抚养费被别人用了,也是正常的。你认为呢?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