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专家简介,理财专家的话你们相信吗
理财专家简介,理财专家的话你们相信吗?
关键在于自己的理解,不能盲目的听从专家的话。以郎现平为例,不知是他本人的运气太坏,还是现在的平台太猖狂。以下整理于网络。
1、望洲财富老板跑路,捐款10亿,留下曾经站台的专家一地骂声;
2、泛亚事件,2015年,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涉及22万投资者400多亿元兑付危机,其中就有郎先生的站台;
3、快鹿事件,郎先生在快鹿集团的核心子公司“上海东虹桥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指导工作;
4、E租宝600亿兑付危机,郎先生站台不幸中招,这个也有很多名人站台,只怪郎先生运气太差了;
5、合拍贷,运营三年陷入兑付危机。郎先生又不幸中招。
金融风险真的是不可小视,专家为平台站台,也是有很大风险的。偏偏就有很多专家喜欢为不合规的金融平台站台,这个时候,受害的是投资者自己。所有话语,都要自己判断,切不可盲信专家话语。
一般家中留存多少现金为宜?
3-6个月的现金储备
用年收入的10%准备3~6个月的现金储备;年收入的20%用于遭遇重大突发时间来保命的钱——保险;年收入的30%用于各类投资,例如股票、基金等;最后把剩下的40%用于长期的养老储备——这笔钱是不能动的,因为我们一定会老,所以,年轻的时候就要想到年老的自己——这也是标准普尔推荐的,最为科学的家庭财务规划方案。
20 手里有40万现金?
75万的房子,按照首付三成算,22.5万。剩余申请购房贷款。你应该还有17.5万。考虑到每月工资,应该够还房贷吧?如果够,这17.5万拿去理财,6个月到1年的那种,利率从5%到8%。如果不够,每月从17.5万元里拿出两三千来配合工资还房贷,剩余的也是理财。理财推荐宜人财富、陆金所等有保障的。
七年时间就能成为一个行业的专家?
俗话说,七年之痒,夫妻之间通过七年时间已经把对方给了解得透彻了。那么在工作岗位上,如果能坚持7年时间下来,那么肯定会对这个工作了解得非常透彻。
专家是在某个行业有所贡献,七年时间只能是在某个专业有所精通吧。
能不能成为行业的专家,要看具体的岗位情况。
1:如果是照搬就做的工作岗位,那可以说是在这个岗位上的专家。
2:如果是销售岗位,那可能对销售的东西的这个行业有所了解,但很难成为专家。
举例,如果是银行柜员工作7年,那么在柜台这个岗位上是行家,只是属于业务精通,但对金融这个行业不是专家。金融行业的内容太大了,涉及到理财,理财产的发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为什么忽高忽低,对公贷款,对私贷款,政策分析,风控体系,发债、募集资金等等,整个行业必须得侵泡二十年以上时间才能称为专家,而且需要在不同的岗位上都有深入的了解,学习,分析。
3:如果是技术岗位,那可以称为技术专家。
难道一个人早逝跟养生有关?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不论他是不是养生专家,其实就一个单一的个体来说,是没有任何代表性的,跟“一个人早逝跟养生有关”这个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先给这个结果一个否定的判定,我们再来一起分析分析。
01养生专家的名号由何而来专家本身就是某一领域的集大成者。养生专家,这个称号不是独立的,往往是专家们在其它领域取得成就后的衍生物。
讲个春秋战国时期扁鹊的故事: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其实,扁鹊的大哥的角色就象我们今天的养生专家,防患于未然。
医学专家:比如心血管、泌尿、肝肾等方面的医学专家,从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从本专业的角度,形成了一系列预防的理论体系,并临床验证有一定的效果。
中医专家: 站在中医的角度,提出一些养生有关的理论与方法;
营养专家:从人体营状均衡的角度,提出有利于人体的理论与指导方法;
其它专家:比如美容方面的、太极方面的、气功方面的、运动方面,可能引发了人们更多的猜测和不确定性;
梅墨生,他本身是一个画家,然后再是太极研究者,养生专家也是外人加给他的。
02养生跟生命的长度的关系1、每个人的个体不一样,身体的先天条件、生活质量、工作压力、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不一样,生命的长度不是一个绝对值,养生与否,进行横向比较是不科学的,跟自体的纵向比较是合理的。
2、有的养生专家,从其本专业的角度,提出了经临床证实可行有效的理论体系,但其本人本身但没有践行、实施。所以,既使他自己是养生专家,他自己并没有养生,这种可能性是完全有的。就象有的教练只会理论,没有实操,这种完全有。
03国家对养生是如何定义的1、首先,国家是有专门的机构的。中国营养学会、中国预防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中国膳食指南专家委会员等机构,是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我们来增加生命的长度(说养生很多人不理解,其实说白话就是让一个体体增加生命的长度)。
2、1989年,我国修订了第一个膳食指南。那个时候,我们刚解决温饱问题,国家层面,开始考虑吃饱后,如何吃好对生命更健康。
3、1997年,中国营养学会、中国预防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共同组织了中国膳食指南专家委会员,对原修订的膳食指南进行修改,对原指南进行了量化,设计了“平衡膳食保塔”。
4、2007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最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通过平衡膳食与合理营养来促进健康,倡导均衡营养。
5、最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了十条,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用,也可以说是养生的纲领性文件。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如饮酒应限量;
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当然,里面还有一些具体的解释,有兴趣的,我们可以一起来探讨下。用科学的方法,做一些对身体有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