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连麦刘畊宏,你见过哪些戏精般的营销行为

2023-04-24 15:05:03 115阅读

人民日报连麦刘畊宏,你见过哪些戏精般的营销行为?

在当下要看戏精般的“营销”行为,当然少不了直播骗术了。

今年的315晚会,就曝光了翡翠直播的骗术,将办公室布置成实景,主播声称自己冒着生命危险,携款百万,替粉丝们去边境代购翡翠原石,砍价幅度堪比跳楼,直播间内精彩绝伦的剧情,改编成电影都不足为过,主播演技更是可以争夺奥斯卡。

人民日报连麦刘畊宏,你见过哪些戏精般的营销行为

剧本式直播已经普遍存在直播间中,毕竟制造冲突离奇情节,才更吸引流量。平台也天天在管,但收效甚微,主播商家上演着剧本直播进化论的好戏。

直播间剧本1.0:吵架式直播“这真的是最低价了,再卖我要亏死了。”

“把嘴闭上,我说一个数给我上链接,我要给直播间的家人们送福利。”

2020年前后,这类吵架式直播突然出现在各大直播间,有主播和运营人员吵架,还有主播和厂家吵架的,无论吵架者是谁,最终的结果都是将价格砍到最低,哪怕是赔本也要给粉丝们送福利。

以带货主播岳老板为例,在他的直播间中几乎是咆哮的砍价大戏。有一次一款原价1600元的钻石项链,在直播间内只需要598元。情绪失控的女主播大喊“不能再贴啦!贴多少了?我们赔了2000万了!”不过岳老板并不在意,他表示今天的直播销售额目标是破亿,现在还差一百万,为了冲一百万,岳老板大手一挥,价格继续砍到98元。

这场振奋人心的砍价大戏告终,那段时间有场直播销售额达1.06亿,并登上了当日直播带货榜第一名。这样的套路和模式,粉丝快速积累到2000万。

这类吵架式直播很快引起了众多主播的效仿,但是过于拙劣的演技和“狗血”的剧情让吵架直播沦为了笑柄。短视频平台上,众多博主开始将吵架式直播通过段子的形式演绎。快手和抖音也开始明令禁止此类直播,或许是看到了吵架直播模式行不通,吵架式直播又细分了一个新的模式,这次不以吵架的模式砍价了,直接说自己上错价格,开始卖惨。

以著名导演张纪中为例,今年1月22日的一场直播中,因为商家相关操作失误,张纪中竟把标价268元的酒只以19.9块售出,更离谱的是卖的酒还送一套赠品酒具,而这样的单子甚至成交了10万左右去,张纪中损失上千万。随后张纪中与商家就在直播过程开始互撕,双方都把失误的责任推向了对方。

无论是吵架式砍价直播,还是上错价格直播,同样的套路用多了就食之无味了,粉丝也不会再买单。于是直播剧本时代进入2.0,直播间内开始上演情感大戏。

直播间剧本2.0:情感大戏家庭纠纷、情感纠葛,这些都是天然吸引人注意的话题,主播们开始借机来炒作。

拥有3600万粉丝的情感博主二晨就是自编自演自导了一段“狗血剧情”来吸引粉丝。在他编造的故事里:身价不菲的“大老板”杜康抛妻弃子,主播二晨为了帮被抛弃的杜妻伸张正义,带着一帮人去找杜康讨要说法。这个过程二晨会拿着手机全程直播,开播几分钟内观看人数便会突破10万人。

从进门被人阻拦开始,到进门后挨个房间搜找,这中间二晨他们会在桌子底下、窗帘后甚至垃圾桶内等“隐秘的角落”发现杜康的情人。直到最后杜康出面,两拨人开始互相理论,互相指责,整个直播间一直处于吵吵闹闹之中。

一两个小时后,二晨开始卖货。有时是跟另一个主播连麦,二晨引导自己直播间的粉丝到对方直播间,那里有一些原价成百上千元的商品,二晨将价格打到几十元。二晨告诉直播间的“家人们”,差价由杜康来补,大家买得越多,杜康亏得就越多。有时是发现了杜康的一箱物品,然后二晨在直播间将它们“低价甩卖”。

不少粉丝抱着惩罚杜康的心态在二晨直播间疯狂下单。之后二晨主播间的“演员”爆料,这些都是剧本,“演一场给600元”。

自编自导自演杜撰虚假故事的“情感博主”不止二晨,“调解婚内出轨问题,老公有十几个小三”、“丈夫在外风流快活,妻子独守空房,天天抑郁”、“妻子养育多年的孩子,居然是一个布娃娃”、“妈妈因为和大老板在一起,居然忍心丢下自己女儿”……各种猎奇的故事充斥在直播间里。

还有些情感戏,做得较为隐蔽,前几日闹得沸沸扬扬,千万大v浪胃仙出走事件迎来反转,游絮开始直播带货,这也是带入了职场打工人和老板的情感冲突。

情感故事结束后,往往引导用户购买商品。

此前,有一位情感主播表示,一个粉丝数一万人的直播间,打赏、带货坑位费、带货利润等日收入在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一个粉丝过百万的直播间,一场直播下来,收入轻松可达5万元以上。

去年3月,抖音发布了《“卖惨带货、演戏炒作”违规行为处罚公示》,明确写道“部分主播通过调解感情纠纷、编造离奇剧情、利用同情心等套路,最终目的是为了带货。”很快平台处理了相关违规直播间446个,封禁违规账号33个,其中包含10个粉丝超百万主播,另有多位主播被封禁直播权限。

直播间剧本3.0:主播内讧卖惨的情感大戏之外,激烈的主播、粉丝互撕更是收割流量的一把好手。

这种戏码,在小沈龙的直播间中可以说屡见不鲜,堪称是“最嚣张的主播”。

小沈龙连麦别的主播打PK,为了对他表示支持,榜一大哥刷了30万礼物。但这场PK还是以失败告终了,见自己输了PK后,小沈龙瞬间急眼。

下一秒就当着直播间上十万粉丝的面,对刚刚为他刷了30万礼物的榜一大哥怒而质问:“我不管你啥不啥大哥,说没说保嬴?!”小沈龙觉得不解气,随即怒气冲冲地连麦榜一大哥,上了来就是一句:“刷不起你吱一声,我自己能刷!”

两人开始了你来我往的唇枪舌战,粉丝们的情绪也陆陆续续被小沈龙煽动。

连麦PK的主播们为了博眼球,赌注包括改头像,学驴叫,剃光头。这还不是最精彩的赌局,在监管尚且松弛的过去,还有约架、退网、砸豪车等更为夺人眼球的桥段。

“管的严了,但是这样剧情效果也会不错。”

“老马”和“驴姐”的连麦PK也是按照剧本“演出”。

“驴姐”要很不屑,很不耐烦,充分体现对“老马”的轻蔑,第一步完成调动粉丝情绪;打三场PK,第一场一定要输,营造被欺负,被侮辱,无能为力的感觉,第二步完成粉丝代入感;第二场挂榜电商,砸上大钱,锁死榜单,第三步营造一种神兵天降,峰回路转的感觉;最后,老马一看,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表达惊喜,带动粉丝的好奇心,顺理成章的连麦卖货。

这一套演出下来,大多粉丝的情绪都会跟着剧本走。

直播间像是一个被剧本安排的真人秀,带货的产品退居二位,直播间里演绎的爱恨情仇,江湖义气站了C位。

总之说到底,吵架、情感大戏、内讧,这三类直播模式都是为了博眼球、赚流量。直播形式的改变为了获取更多的流量,这本身无可厚非。但前提是要建立在真诚、可靠的基础上,建立在消费者的需求上,随着东方甄选、刘畊宏等正能量,真正为消费者的需求和价值服务直播间的崛起,这些戏精般的主播们该停下狗血的剧情,仔细思索什么才是真正的营销了!

毕竟赚钱要求之有道,你骗得了消费者一时,骗不了消费者一辈子。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