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期货软件下载,中国最大的私营企业是哪家

2023-04-24 10:25:03 146阅读

鸿海期货软件下载,中国最大的私营企业是哪家?

通常我们说最大的时候,有两种理解:

一是人(员工规模)最多;二是钱(营业额)最多。

我们还需要注意一点,中国可不仅仅是大陆,还包括港澳台哦。

鸿海期货软件下载,中国最大的私营企业是哪家

从员工规模来看,最大的是哪家呢?

答案是台湾的一家: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有些人可能不怎么听说过,但我一说富士康,应该就秒懂了吧。

富士康是鸿海精密集团旗下的企业。

好,那我们回到内地:

从营收方面来看,内地最多的是哪一家呢?

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华为了:

2018年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以营收排序,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苏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位列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前三名,这也是华为连续三年夺得民营500强头名。华为营收为6036.21亿元,较去年的5215.74亿元实现了15.7%的营收增长,同时华为也成为唯一一个突破6000亿营收大关的企业。

但是,注意哦,这只是私营企业而已,如果和国有企业一比,华为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在十名开外)

但还有一个要注意,还有些隐形巨鳄是没有上排名的,比如——中国烟草!

不说那么多废话,几张图概括:(中国烟草上交的税额与其他公司利润的比较)

看完有没有震惊!

有啥感想,欢迎评论留言~

那为什么美国的GDP还是全球第一?

美国的工业水平并没有空。因为,只是在许多人短浅的认识上,“制造”=“工业”。其实真实的情况是:美国掌握了工业价值曲线图中的最高附加价值部分,这就是“格力”现在所倡导的“核心科技”。

举个例子,像苹果。近年来苹果公司一跃高居榜首,然而在美国本土,对于所谓的“工业”并没有贡献多少,大量的“制造”内容都抛给了“富士康”。而鸿海集团在大陆设立的“富士康”,则成了真真正正的“工业”。我们在歆享如“富士康”带来的巨大的“工业增加值”时,其实只是为人家在“制造”,在打工。

美国仍然有着许许多多知名的企业,他们在各行各业都掌握着“核心科技”,并且都可以说是该行业的标杆企业。我们工业领域可能能拿得出手极少,而美国几乎所有的都能拿得出手。

电子领域:IBM、英特尔、戴尔、惠普、苹果、德州仪器、思科、AMD等;

半导体领域:镁光、高通、应用材料等

软件领域:微软、谷歌、甲骨文等;

电气领域:通用电气、霍尼韦尔、普惠、西屋电气、艾默生、AT&T、惠而浦等;

石油领域:埃克森-美孚、雪佛龙、海湾、康菲等;

化学领域:杜邦、陶氏化学等。

汽车领域:福特、通用汽车、克莱斯勒等;

飞机领域:波音、洛克希德马丁、罗克韦尔、通用动力等;

医药领域:强生、辉瑞、百时美施贵宝、礼来等;

日用领域:宝洁、安利等。

各行各业都有最顶级的企业,赚取最有附加价值的利润,虽然许多“生产制造”抛给了中国、东南亚、南亚等地,但核心仍然掌握在美国手里。

要想和美国比肩,我国还需要一百个“华为”,才具备这种资格。

哪些事件或细节能体现苹果公司重视中国消费者?

在悟空问答上的736个问题,只写接地气的科技内容,欢迎关注。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苹果对待中国消费者的态度,取决于中国市场对其作出的贡献程度,从这个层面来看,苹果绝对算得上是美企中绝对亲华的企业。

供应链转型导致战略转型

苹果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级数码产品制造企业,实际上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尝试将苹果电脑引入到中国市场,并且当年乔布斯还准备亲自到中国来参与谈判,结果因为当时苹果内部出现了严重的矛盾,时任CEO斯卡利准备趁乔布斯出差的这段时间联合董事会将其踢出苹果公司,乔布斯终止了去中国的计划回到总部处理问题,从此之后就再也没有来过中国。不过应该说从90年代开始,苹果就已经进入中国市场销售了,包括后来的iPod产品线。

真正让苹果开始重视中国市场的关键时间点,在2007年iPhone发布之后,当时CEO乔布斯认为要确保产品的质量,就应该自己修建工厂自己生产,不过COO库克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顶级专家,认为外包才是推入产出比最大的做法,管理层也同意库克的这个决定,于是乎苹果的订单被鸿海精密拿到,开始在中国大面积建厂招募员工,修建基础设施,动辄几十万人的富士康园区建立起来了。中国承接了苹果超过90%的生产力订单。

乔布斯去世,库克接任CEO之后,进一步加大对大中华地区市场的投入,最明显的改变就是中国进入苹果所有新品的首发国家中,大家不再需要跑去香港买新机器;同时还有遍地开花的Appple Store官方直营店,覆盖了中国每一个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库克也几乎每年定期来到中国摆放,2018年来拜访商务部之后,回到美国就跑去白宫跟懂王吵架,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利益绑定导致不得不重视

苹果与中国市场之间,基本上是双向绑定的关系。

从就业层面来看,苹果在中国的加工厂员工就超过了100万人,再算上整个供应链产业就有超过200万人,还有中国在苹果生态链上几十万的开发者,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在中国提供如此之多的就业岗位,这是中国政府对待苹果公司一直以温和态度处理的核心原因。

从消费层面来看,大中华地区是目前苹果在全球仅次于美国本土市场的第二大市场,并且美国是因为运运营商大额补贴,在中国并没有运营商进行补贴,因此在中国市场卖出的硬件利润率其实要高于美国市场获得的利润率,苹果不可能随意放弃中国这个14亿人口的市场体量。

于是大家可以看到,目前苹果对待中国消费者的态度还是不错的,一方面推出以旧换新的服务,一方面推出24期免息分期的付款方式,一方面还做了教育优惠活动,还有向第三方渠道商放货参加各电商平台的百亿补贴活动,将产品价格进一步打下去,iPhone 11 Pro 256G的价格目前已经到了7599元,基本上就是让出了被收关税的那一部分。可以说中国地区的市场存亡,决定了苹果在全球手机市场排名是第二还是第三的问题。

当然也有一些差异化的待遇,比如说只修不换的问题,还是因为过去有不法分子利用苹果的漏洞用问题机器换新机器,事态过于严重才使得苹果不得不取消换机的政策。

关系依旧会持久稳定

什么时候待遇可能会下降,就是这个品牌基本上放弃中国市场的时候,看看现在的三星就知道,本身就已经回天无望,何必再费太大力气重视服务和质量。但是苹果不一样,即便中美之间关系出现问题,苹果在中国的热度依旧不减,iPhone SE 2发布之后,官网的发货时间推迟到了一周以后,一时之间供不应求。

不过让苹果更要重视消费者的,应该是国产手机的围剿,从2020年第二季度的出货量来看,华为、小米、OV四家企业都超过了苹果,苹果已经从之前的中国第二变成了第五名,对于苹果来说做更多活动,推出更多优价商品是必要的选择,比如说教育优惠这样的活动。如果说苹果敢对中国消费者区别对待,市场份额还会进一步被华为给抢走,因此苹果的态度只会好不会差。

供应链方面也是,鸿海精密虽然尝试将工厂搬到东南亚等地区,不过现在看来效果可想而知,东南亚地方既不能提供大量的劳动力,也无法配合提供场地、住宿、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论基建,谁能够比得过中国的速度呢。苹果甚至尝试过将制造线搬回到美国(2015款Mac Pro),结果就是供应链出现问题导致推迟发货,2019款Mac Pro又给改了回来……

因此中国消费者不必担心,苹果只会越来越好,不会越来越差。

现在怎么做手机生产销售工作?

现在手机这个行业在中国还是非常重要的。手机现在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现在基本上都是一人一机,再一个就是手机换代比较快,只要你注重手机的质量,性价比和性能,还是很有前景的。

现在很多农村人都已经使用上了智能手机,没有手机的人已经很少了,可能我们甚至会发现在一个高原上一个放牛的都拿着手机,那就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高度普及。手机已经逐渐成为人民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必须品。而且手机的功能正在得到不断的开发和升级,如手机银行功能,大量的娱乐功能等等!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手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的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须品,在市场分析一下中国有十三亿人民!要是手机持有率50% 应该更多。加上每年的更换率 20%~30%加上缺口购买率,应该说在没有其他更好的产品代替前这是一个很多机会的行业。我个人建议生产销售手机行业完全可以。我个人觉得不管你做什么行业都好,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努力加油,祝你成功。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