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g冠军奖金,魔兽争霸为什么会被淘汰
wcg冠军奖金,魔兽争霸为什么会被淘汰?
魔兽争霸被淘汰了吗?没有,我认为魔兽争霸,永远不会被淘汰。
它就像象棋和围棋之类一样,成为了游戏史的一款经典之作,现代棋牌类,都在斗地主扎金花,五子棋,跳棋军棋之类的,人很多。象棋围棋人很少,但是没人说他们被淘汰了。魔兽争霸的地位就是如此。再过五十年一百年,还会有人玩魔兽争霸,然而再过五十年,我相信没人去玩王者荣耀了。
但是魔兽争霸玩的人少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其实也很好理解,劣币驱除良币,向来是市场规律。那个游戏简单易上手,那个人多,就好像快手之类的很火,有豫剧京剧经典吗,可是唱戏有人看吗?
从内容来说,魔兽争霸和星际争霸的内容远远超过市面很多游戏,不是不好玩,而是太好玩了,但是圈子很小了,会玩的人才懂得它们的魅力,不会玩的也融不进去。暴雪很多游戏都是如此,不玩则以,一玩就是一辈子。
但我感觉这样很好,小学生们弃游是不可能弃游的,玩其他的又不会玩,这里的人超好,他们超喜欢那里的。这样以来,至少魔兽争霸的游戏环境好了啊。
wcg星际争霸2冠军奖金?
1、星际2冠军奖金为15万美元。
2、在2023IEM星际争霸2项目世界总决赛中,我国选手李培楠以4比1战胜韩国选手赵成洙,夺得冠军。
3、这也是中国电竞选手在《星际争霸2》电竞项目上夺得的首个世界冠军。
为什么17战队和4AM战队的两家粉丝经常吵架?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恩怨。
其实不止绝地求生4AM和17战队粉丝有恩怨,LOL,WAR3,DOTA2等等粉丝都有恩怨,但是这种吵架恩怨都是臆想出来的,然后很多人跟风,节奏就被带出来了。
其实很多时候是一些媒体和不良粉丝带的节奏,并不代表所有粉丝的心愿。
我来盘点下,电竞圈的十大恩怨,绝地求生这个恩怨先放第一个,因为跟题主的问题有关。
1.【绝地求生】4AM与17
4AM与17Gaming的恩怨起源于2018年PCPI的TPP模式总决赛,冠军将决定了德国PGI世界赛的名额。
当4AM落后榜首17战队505分,最后一局,4AM凭借15杀吃鸡惊天翻盘,以总分4295分反超17战队,抢走了那张本属于17战队的德国机票。
赛后17_shou捂脸痛哭,4AM振臂欢呼。从此4AM和17Gaming粉丝的恩怨由此产生。
FGS伦敦赛,4AM_Cpt独狼偷袭一雷三响四杀团灭17战队,4AM与17粉丝疯狂互怼。
PCL春季赛,周中赛17战队遭淘汰,4AM的王欣在官方直播间刷飞机表示祝贺。
随后周中赛4AM也遭淘汰,17战队四人刷飞机回敬4AM。王欣在17战队粉丝那里又多了一个“王飞机”的外号。
PCL春季赛结束后,17战队获得季军,并拿到去往MET泰国邀请赛的门票,4AM未能拿到出国名额。双方粉丝开始了持续多天的撕逼大战。
高潮来到了《绝地求生PUBG全明星邀请赛》,韦神获得全球全明星的名额,17shou落选。
17shou在直播间对全明星选手Mad98说:冠军就是个P,拿个杀人王,你懂我的意思吧。
双方粉丝开始了互相谩骂,一直持续到最近还在举办的2019年微博杯。只要17和4AM的比赛有选手被淘汰,官方直播间就会满屏的:舒服了。
2.【英雄联盟】WE与EDG
(袍泽兄弟→叛徒敌人)
老WE曾经是LPL的无敌舰队,最早挤在一个小房间里创造了48连胜的骄人战绩,以及诸多冠军。
随着其他战队的崛起,2013年末分析师阿布带着诺言、卷毛撕毁合同离开WE,前往EDG。
草莓挽留未果、诺言去意已决、若风宣布退役,曾经的袍泽兄弟变成了陌路敌人。
当联赛上WE对阵EDG,此时的EDG_(诺言)在塔下冲着WE_(微笑)跳舞之后,瞬间被无数WE粉丝标上了“叛徒”。
虽然此后WE对EDG输多胜少,但是2014年,WE在IEM比赛上以2:1战胜EDG,夺走一次冠军。
时隔多年后,若风在直播中说到:我对他们是爱恨交加,简单点说爱大于恨吧
3.【英雄联盟】的iG与WE
(扔水瓶事件,陪睡刷票和黑幕拉票)
时间要上溯到远古时代的2011年,WE战队成立并拿下当年的IEM冠军,队内拥有微笑、草莓、厂长这样的大神,风光无限,积聚了无数粉丝,这便是60E的起源。
随后iG战队签下双子星:姿态、小孩,上单更是被大家熟知的PDD,两支老牌战队正式交手。
由于WE实力过于更大,iG输多赢少。但是在2013年的SWL总决赛上,WE由于积分排名第一,直接领先一个胜场。iG却最终以3:2拿下胜利。
赛后采访中PDD被WE的不理智粉丝丢矿泉水瓶,现场嘘声一片,“扔水瓶”这个梗就流传开了。
2017年S7全明星赛,WE中单xiye与iG中单Rookie争夺LPL全明星中单名额,双方粉丝爆发。iG粉丝:骂WE的小姐姐陪睡刷票;WE粉丝:王思聪黑幕拉票。
两边粉丝的恩怨越积越深,都不肯善罢甘休,虽然谁对谁错已经说不清,但是这种恩怨是双方粉丝闹的最大一次。
4.【DOTA1】的LGD与Ehome
(爹妈大战)
LGD老干爹与Ehome谐音:后母
当年是CNDOTA1最顶尖的两支战队,Ehome的三人前中期3把跳刀在手后,两波团灭LGD,而ZSMJ的美杜莎凭借圣剑,逆势翻盘。
当LGD与Ehome在ROTK预选赛再次相遇时,ZSMJ的美杜莎(蛇女)还想重现圣剑翻盘的昔日辉煌,最终Ehome手握5把圣剑实现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复仇。
从此双方粉丝的恩怨积累更深。
5.【王者荣耀】:eStar与RNG
作为无冕之王的eStar,在KPL的赛场上,曾多次拿到亚军,先后输给过总决赛上输给了XQ,QGhappy。
在2019年的KPL总决赛上对阵,eStar在0:1的RNG的情况下,第二局开始,eStar手握开局7-0的优势。
由于现场大风影响,比赛被迫暂停延期,停赛期间,双方粉丝掀起了不断的撕逼和谩骂。
终于到了总决赛继续,eStar以总比分4:2战胜RNG,夺得首个KPL总冠军。
eStar粉丝在赛后开始嘲讽RNG和粉丝,而RNG粉丝怼eStar这个万年老二,赢冠军靠延期比赛等等。
双方粉丝持续了数十天的恩怨和谩骂。
赛季结束后,eStar在排位赛中遇到RNG,输给了RNG。双方粉丝又开始了撕逼大战。
船长估计,今后eStar与RNG的比赛,双方粉丝的火药味也会越来越浓。
6.【魔兽争霸】:Moon与Grubby
(木瓜大战)
只要是一名魔兽争霸3的粉丝,就不会没听过Moon和Grubby。
他们一起被粉丝成为“木瓜”,木瓜大战的比赛总是跌宕起伏。
Moon作为暗夜族吹风流战术的鼻祖,(也有人说老杨,但是我觉得在大赛上将吹风流发扬光大是Moon),能够在对阵兽族时占据主动权;
但是Grubby是最会应对吹风流的兽族选手。
双方对阵无数次,Moon略占上风,生涯冠军数量Moon以43比36居于优势。
不过作为最重要的WCG冠军,Moon却未能染其一指。
2008年WCG总决赛,木瓜相遇。Gruuby在0:1首局失利的情况下,连扳两局,拿下WCG冠军。
这也是Moon离WCG冠军最近的一次,赛后Moon嘴咬着手背,眼神中露出了无限的遗憾和自责。
7.【DOTA2】DK与iG
远古时期有DOTA1的“爹妈大战”,后有DOTA2的“宿敌之战”。
说的就是国内DOTA2的两支战队DK与iG的恩怨情仇。
2013年WPC决赛中,DK在0:3落后iG的情况下,iG的选手和粉丝似乎开始庆祝夺冠了,
然后DK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连扳4局,最终以4:3的总比分,惊天翻盘拿下总冠军,
并夺走了iG已经拿到手的100万冠军奖金。从此双方的恩怨一发不可收拾。
2014年iG又复仇DK,两队你来我往,各有胜负,互相嘲讽。
8.【英雄联盟】iG与RNG
(电竞恩怨的巅峰,“舒服了”的鼻祖)
两队的恩怨由来最早可以追溯到2018年LPL的春季赛的季后赛。
常规赛无敌的iG两次都败北于RNG的奇迹般BO5,如此恩怨更是把战火烧到了赛场之外。
RNG官方微博的断手海报和嘲讽解释;王思聪微博抽奖正面接团。
以及粉丝们对官方MSI和S8夺冠的不同态度表示不满,双方粉丝更是割据了24小时热度的隔空对骂,也成了LOL饭圈最大的话题。
王思聪更是在RNG官博下方回复:舒服了。
瞬间粉丝情绪爆炸,互相谩骂。从此“舒服了”变成了中国所有电竞赛事粉丝用来嘲讽对手的话术。
正因如此2019年3月iG与RNG的一场普通常规赛,也变成了S9提前上演。有赶超当年59E大战60E的势头。
9.【英雄联盟】EDG与RNG
(猪狗大战)
明凯Clearlove(外号厂长、诺言),擅长英雄北地之怒(猪女),也有另一说法:职业打的菜,不如去养猪。
简自豪Uzi有着“狂小狗”的外号,所以EDG与RNG在LPL的比赛也被称为“猪狗大战”
黑马年年有,决赛看猪狗。虽然RNG在各项数据和预测上都占优,但是EDG总能在对局中讨到便宜,总能挫锐气
10.【豪门恩怨】SK Gaming与Fnatic
SK俱乐部1997年成立,于CS1.6名满天下,还推进了行业规范。
FNC号称电竞黄埔,如LOL中欧洲法王Xpeke;CS中的get-right和F0rest。
两支俱乐部在各个电竞赛事上针锋相对,从CS到DOTA,再从DOTA到LOL,多年的恩怨依旧没有消散。
近几年的CS:GO里,我们依旧能看到两个老冤家的宿命对决。
始于CS,终于CS:GO。SK全员转会Mibr,否则感觉这两家豪门还能再斗个50年,
就像西甲的皇马巴萨,意甲的米兰双雄和英超的双红会一样。
【船长结语】
粉丝对各自喜欢的战队拥护,这点大家都能理解。
当一些粉丝为了维护自己喜欢的战队,不惜以各自恶毒的语言攻击对方。有些更是上升到问候家人、咒人父母。
反观看过来,王思聪的“舒服了”这种嘲讽还算比较“温柔”,
当然也有人说这句“舒服了”动摇了中国电竞圈国人的团结性,是极其伤人的嘲讽语。
让电竞圈的谩骂和撕逼上升到了职业选手和俱乐部,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船长希望电竞圈的粉丝们,少一点撕逼,多一点真正的技术讨论和交流。
今天你骂我父母,明天我咒你全家。本来看比赛是为了娱乐消遣,寻求开心和放松的一项活动,却变成了身心俱惫的谩骂。
电竞赛事除了“舒服了”,我们还剩下什么?难道谩骂真的让你快乐吗?
既然无法避免粉丝之间的互怼,那么我也希望粉丝之间的互怼文明一些。
气坏了自己,俱乐部和选手也不会给你送上一碗燕窝,让你养好身体继续怼回去。
(以上部分内容素材借鉴“起小点”和“易竞技”)
游戏战队是靠什么赚钱的?
everybody小芜同学说事。
1、代言那些不说了,直播签约费一个队至少一两百万吧。有点名气的队肯定不止。联盟的门票貌似会给分成。
2、直播、代言、门票、周边
3、主要靠联盟分红,所以当初即使gk保级也能盈利。其次靠赞助商、直播签约。奖金都是次次要的。
来来来说说全职高手。
4、陈果是网吧老板,而且这个网吧还挺高级的,收入应该不少。
5、前期老叶他们都是义务打工,拿着网管的工资,然后老魏还倒贴了一笔,过了挑战赛开始有赞助了,所以才有钱签方锐。
6、考虑到叶修和沐橙都算战队股东了,所以理论上除了方锐的工资以外,其他人的工资都是老板娘负担得起的,其他人都算是新人,训练营标准的工资还是给得起的。
7、第十赛季夺冠以后估计可以好好谈赞助了,另外沐橙商业价值很高的,之前是有颜值没成绩,现在冠军也有了,身价肯定还会涨。
8、LOL里知名战队的盈利模式和很多足球俱乐部都是差不多的。
打比赛赚钱,赚各种奖金,门票分成。
商业演出,出席商业活动。
广告收入,你可以看到战队成员的衣服上满满都是广告。
闲暇时间可以签约各个直播平台增加收入。
9、电竞战队或者说电竞俱乐部和一般的体育竞技俱乐部的运营方式几乎没什么区别,最大的不同可能就在“电子”二字上了。所以,目前电竞俱乐部的盈利模式与传统的体育俱乐部几乎别无二致。
目前来看,一家电竞战队最大的收入在赞助商身上。前不久来自韩国的SSG战队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完成了新王登基,兴奋的除了粉丝和俱乐部以外,最高兴的应该就是他们的赞助商了。SSG战队的全名叫Samsung Galaxy,他们背后的金主大老板也就一目了然了。
除了三星之外,SK、KT等韩国的跨国企业也都有赞助自己的电竞俱乐部。
像传统的足球、篮球俱乐部一样,大多数的电竞俱乐部的战队服都有厂商赞助。中国电竞第一人SKY李晓峰在2006年出征WCG全球总决赛时,就已经穿上了Kappa赞助的服装。
2006年也是运动品牌有据可查的最早涉足电竞俱乐部服装赞助的一年。韩国SK集团下属的SK T1俱乐部就在这一年与阿迪达斯签约,这也是阿迪达斯推出电竞服装。
和传统体育联赛一样,赛事奖金分成也是电竞俱乐部收入的大头。
同时选手的一些代言分成、周边产品销售收入都是电竞俱乐部收入的重要组成。许多企业去运营一家电竞俱乐部除了看上电竞产业最近几年的曝光量之外,如此低投入高回报的经营模式显然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10、首先认为是赛事奖金,竞技现在发展的很好了,除了国内的联赛,还有官方举办的季中赛和总决赛,今年还多了洲际联赛。每个赛事的奖金都不少。其次是广告,现在虽然好多战队都没有,但是edg已经走出了一步代言了剃须刀,这一步相信随着赛事影响越来越大会多起来的。再次,各战队队服上的小logo,这个是赞助商。
最后大企业运营战队,其实也是对自己品牌的一种广告,总有一只是你偏爱的战队,爱屋及乌,你喜欢上京东这只战队了,难道你还会不喜欢淘宝这个牌子,不喜欢在淘宝购物?
11、现在各个电子竞技俱乐部后面都是有强大的金主投资的,比如LPL的著名电商战队SN和JDG,后面的金主就是京东和苏宁这两大电商平台;BLG战队后面的金主是哔哩哔哩B站投资,IG战队的老板是金主王思聪。
12、除了金主的投资,还有一大部分的收入就是靠广告和赞助了,每个电子竞技俱乐部都是跟一些赞助商合作的,他们的衣服上都是写着赞助商的品牌,这也是一种广告,他们帮赞助商宣传品牌。如果战队拿了冠军,拿广告打得收入就更多了,就比如去年的IG和RNG战队,拿了冠军之后,广告和代言费赚的体满钵满。
13、现在的电子竞技俱乐部在很多电竞游戏都有分部,在这些电竞游戏拿到冠军和比较好得名次之厚,都会获得比赛的奖金,这些奖金也是不错的收入。
14、各个电子竞技俱乐部都会带着自己的队员入住一些直播平台,这些直播平台会给俱乐部一笔不菲的额签约费;如果你的战队是冠军战队,签约费是非常的高的,很多大的直播平台抢着要。
15、当你的俱乐部和战队有了一定人气和粉丝之后,变现就更加的容易了,光卖周边就是不菲的收入;比如去年进入世界赛的RNG、IG、和EDG战队,他们俱乐部的周边产品卖得非常好。
16、现在各个战队都有自己的青训队,当自己战队培养的电竞选手被其他俱乐部看中之后,就会发生“转会”的情况,俱乐部在队员转会的时候也是可以赚到钱的,就比如PDD,培养了多少天才电竞选手啊!
我国电子竞技发展的蓄势待发阶段是在第几年?
蓄势待发阶段:2009年~2012年
2009年,金融危机过去一年,韩国网络游戏公司Neople于2005年发行的ARPG(动作角色扮演类)PC游戏《地下城与勇士》、韩国游戏开发公司Smile Gate推出的第一人称射击类(FPS)网络游戏《穿越火线》被纳入WCG正式比赛项目,成为新兴电子竞技游戏项目中的一部分。加上《D O TA》的突然崛起以及持续火爆,电子竞技产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
同年,WCG世界总决赛落地我国成都,这是我国首次举办世界级电子竞技赛事,吸引了65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电子竞技选手参加,观赛人数更是超越了历届WCG总决赛的规模,大获成功。
2009年,我国互联网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网民人数激增,互联网媒体平台和全国数字电视得到了普及并日益成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电子竞技项目开始去局域网化,其媒体价值被迅速挖掘出来,吸引了以硬件设备供应商、网络游戏运营商、快速消费品企业为核心的大量广告赞助商的投入,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由此进入了新兴爆发阶段。
2010年,暴雪正式发售《星际争霸Ⅱ》,拳头公司研发的《英雄联盟》于2011年由腾讯代理,并正式成为2011年的WCG比赛项目,越来越多的电子竞技游戏进入了我国玩家的视线,老一批的传统电子竞技游戏项目被逐步取代。同年,我国电子竞技运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肯定了电子竞技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后产生的一项新兴的竞技运动,是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全民健身的新内容。
2010年我国电子竞技的另一件标志性事件是:国内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竞技联赛ECL(E-sports Champion League,即电子竞技冠军联赛)在国家体育总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的肯定和支持下举办。该项赛事的总奖金高达100万元人民币,面向全国电子竞技爱好者,来自全国各地的10万名选手参加了海选,单场网络直播的同时在线人数超过200万人次,开启了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新纪元。
2012年,WCG总决赛在昆山国际会议中心开幕,WCG已第二次落地我国,这是世界电子竞技运动对我国电子竞技的肯定,不仅体现了我国电子竞技的发展已经形成规模,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普及与推广。
2009~2012年,多人在线战术竞技(MOBA)游戏《DOTA》是国内最火爆的电子竞技游戏,即便是《星际争霸Ⅱ》和《穿越火线》都无法超越其人气和地位。超级玩家网站和RN(Replay.net的简称)论坛、11对战平台和浩方对战平台因为《DOTA》,活跃量达到巅峰,游戏风云、NEOTV等游戏频道大受欢迎,徐志雷(BurNing)、伍声(2009)、邹倚天(820)、姜岑(YYF)等诸多知名职业选手成为众多玩家的偶像,董灿(DC)、张宏圣(BBC)、海涛等一批优秀解说征服了挑剔的观众,EHOME、LGD、DK等一批优秀战队横空出世。这些都见证了这个时期下《DOTA》的辉煌。《DOTA》让这个时期我国的电子竞技向前迈了一大步,其独有的各种创新模式为之后《英雄联盟》和《DOTA2》的辉煌埋下了重重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