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盛世狂欢,沈腾电影西虹市首富里面的豪华菜
dnf盛世狂欢,沈腾电影西虹市首富里面的豪华菜?
《西虹市首富》的票房大卖,再次验证了开心麻花团队的市场号召力,尤其是台柱子沈腾,他主演的电影就没有扑街一说。原因很简单,演技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卖力气。
《西虹市首富》中为了凸显王多鱼的奢侈生活,安排了一场豪华吃货大戏,一帮屌丝冲进西虹市最豪华的酒店里,吃着龙虾帝王蟹鲍鱼乳猪烤鸡等美味,一个两个狼吞虎咽如同饕餮,让人看了忍不住想加入他们一起狂欢。
但电影终归是电影,那些吃的忘乎所以的画面都是演员的表演而已,另外沈腾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过,为了节省剧组经费,很多菜品都是假道具。有限的几道真菜,也是反复使用,已经发酸变味,那些色泽都是电脑后期做的,而那种香味扑鼻的美味感觉,都是演员咬着牙硬撑下来的。
这些美食里面,帝王蟹和龙虾属于比较好用的道具,因为带壳的菜品,稍微装裱一下就能看起来很诱人,加上电影里面并没有吃龙虾的镜头,都是几个人剥壳表演,镜头就过去了。但有些热菜,比如鲍鱼就非常麻烦,镜头好几条不过,鲍鱼就变味了,变味之后还是酸的,你对着酸臭的鲍鱼露出幸福的表情,想一想就替演员难受。另外还有一条西班牙火腿,虽然火腿保质期相对较长,但架不住一场戏老是不过,而且拍着拍着人员又变动,得等到一个月以后再拍一遍,结果再拿出来的时候,火腿已经坏了。
还有就是王多鱼宴请拉斐特的时候,给他夹了两片腰子,一看就是假的,而且瘆得慌,演员得多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假装吃这玩意儿。
假的烤乳猪三口吃光,教练可谓是演技爆表,真的放到抖音上也能火。
看到这些全身心付出的好演员,面对假道具和坏掉的饭菜都能如此表演,再看看杨颖被吐槽的吃鸡排戏,隔着嘴错位假装咬下去,用后期配音处理,这种吃空气的表演相比吃坏掉食物相比,实在是恶心一万倍,希望多一点敬业付出,少一点卖弄盛世美颜的辣眼表演。
修罗称号带什么好呢?
难民贫民带死神或者船长,会打守护着祭坛的话全部关卡困难通关送一个称号,就是福胖胖那卖的那个蓝称号,也不错,有盛世狂欢也能带着玩玩 有钱买称号的,精天下第一剑加一级不动还不错,不过基本没货,有货也很贵,划不来 刷图最好是沙漠领主智,其次御龙至尊,再次童话王国爱丽丝(注意不是白金版)什么的就随意了 pk用星奇幻
国足预选赛8场比赛只赢了1场?
谢谢邀请!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网络小说为什么这么火爆?就是中国人心中有着这一份期盼,每天被生活所累!沉浸在网路游戏世界或网络小说世界,在这里面有我们想要的一切。把国足看成自己的孩子,虽然你知道他了解他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但对他还是隐藏着一份期盼。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厉害牛逼,最后逆袭成功。最后说一下,如果你懂足球你就会爱上它,足球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艺术。回想下卡洛斯对法国的左脚外脚背惊天任意球、伊布对英格兰的超远倒钩、冰王子博格坎普对纽卡斯尔人球分过360°转身射门等等等等!足球太美了,而中国足球不知道怎么表达。太在乎国足,而我们不能用客观的心态来面对!我也还希望他出线,就这么简单!我爱足球,也爱中国足球!
阿根廷输了?
拿汪小菲当镜子,对照一下具俊晔:1分钱不掏,哪哪都“窝囊”汪小菲的怒火烧了3天。
虽然贡献了自己当“笑话”,但汪小菲也是尝到一丝甜头的。麻六记直播的销售额,迎来暴涨。以至于大清早,汪小菲还秒删了一条动态。捧着闹剧的“饼”,再咬一口。看戏的网友也没闲着,声讨的对象从大小S、到许雅钧、再到S妈,来了个遍。而躲在徐家人背后的具俊晔,却逃过一劫。直到他悄悄给大S点了个赞。终于,大家才把目光对焦到了矛盾的源头,具俊晔身上。说他是源头,一点也不为过。汪小菲愿意养着自己的孩子,养着自己的前妻,甚至是前丈母娘。但人家没道理养这个“光头”。住进徐家之后,连水电费都不往外掏,具俊晔这软饭吃得还真香。虽然汪小菲不是什么守男德的好男人,但掏钱这块,对S家还是够大方的。拿他当镜子,对照一下具俊晔。光头确实太抠了,难怪汪小菲骂他“窝囊废”。而大S能看上他,才是够窝囊。01 具俊晔的“假深情”,汪小菲的“真大方”作为大S的现任老公,看着徐家轮番被骂。具俊晔出面也不是,不出面也不是。为了表态,就给大S发布的声明点了个赞。嗯……这份支持还真是够不痛不痒的。或许大S会对这个行为很感动,但咱们务实的网友却“旁观者清”。在他的账号评论区下,切换中、英、韩三国语言,让他自己交水电费。网友这般贴心,就是怕他装看不懂。这个“老小子”心眼倒是不少,自持语言、文化差异,那可是一毛不拔。有人整理了一下具俊晔送出手的东西。和大S结婚,婚礼省了也就罢了,毕竟她上一次婚礼被笑话了很久。但他连钻戒都省了,而是改成了不值钱的刺青。这种把戏大概初中生才会感动吧。连台媒都奚落具俊晔:你为什么不挂个3克拉钻戒,刺什么青,幼稚。抠门还不止这一点。两人在一起之后,他连像样的礼物都没送过大S。第一次见大S的两个孩子的见面礼,是把他不穿的旧裤子改成了包包。大S过生日,送给她的礼物,是一个热吻。第一次请全家人吃饭,是他亲自做的盖浇饭,连去餐厅的钱都不愿掏。难怪在小S晒出的视频中,具俊晔总是在做饭。你以为他是在顾家,其实人家是在省钱。住前夫买的房子,睡前夫买的床垫,用前夫缴费的水电。看着前夫撕老婆,他就只点个赞表深情,既得利益依旧是他享受着,怎么好事全让他给占了?再来看看当年的汪小菲。结婚时候的钻戒也就不说了,张兰在曾爆料直播间为小两口添了过亿的新房,被S妈卖掉钱自己拿起来了。后来汪小菲又单独购入了价值4亿台币的爱巢,现在还在还贷。在他和大S结婚十周年的时候,汪小菲通过各种渠道钻戒为她定制了大钻戒,钻戒里圈还刻着“W&S FOREVER"。大S爱热闹,喜欢聚会。家里每一次聚会,每一次徐妈妈过生日,都是汪小菲耗财耗力筹备的。难怪大S刚和具俊晔离婚时,S妈的话语中更喜欢汪小菲。谁不喜欢大方的女婿呢?02 具俊晔的巨额电费,究竟是在干什么?要说“损”人,还是台媒会损。对于这两段婚姻,人家这样点评:“小菲是妈宝,小具也是妈宝,因为大S就是妈。”即便两人都是“妈宝”,但也是有差别的。俏江南是张兰打下的江山不假,但汪小菲留学苦读成才,回国创业。拼不过妈,也是有成绩的。好歹他还有个“京城四少”的名声在外。但具俊晔在韩国的名声,可不怎么好。他是曾经红过,但已经不红很多年。而且韩国艺人的收入和内娱艺人,根本没法比。早前,他就因参加综艺不穿衣服引起争议。在家所有的家务,都是年迈的老母来做,可是被韩网友嫌弃到不行。有这么个喜欢光着身子的“怪老头”在家,难怪张兰一直想接回孙子孙女。除了他的老道、穷酸,具俊晔年轻时还有过涉毒争议。这事台媒也翻出来说过很多次。刚和大S新婚不久,台媒就报道他有案底开不出证明,只能拿到旅游签证,或将遣返回国。之所以交代这些前情,是因为这些都和此次的闹剧有关。有网友道破这次“生活费”的本质:七旬老人张兰赡养五旬光头。听上去似乎是八竿子打不着,仔细一品,确实是这个理。汪小菲的本意,不是想赖账,而是不想再给光头交电费了。为什么压垮汪小菲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电费呢?那咱们就要细品一下,这份“费用支出表”了。仅两个月,电费就高达9.4万新台币。湾湾当地的网友看了也觉得夸张,按照当地2.85台币1度电来计算,一个正常人家每月也就不到1000新台币。能有如此高昂的电费,除非是高强度全天用电。而汪小菲晒出的,是他自离婚起支付给大S的款项。前后对比,能明显看出是具俊晔住到徐家后,电费才开始疯涨的。于是大家就开动脑洞,往大胆的设想中去了。再加上具俊晔的前科。还评论汪小菲,让他报案查一查,豪宅里有无猫腻。再结合张兰曝光发给S妈的语音里,怒斥吸毒毁了孩子。以及小S面对采访时,称大S动不了,需要欧巴抱着上厕所。一环又一环,细思极恐。所以才有了大S发文回应,第一条就是否认了两姐妹吸毒。源头在哪,她是不是也要想想光头的“锅”呢?03 闹剧收场,汪小菲再一次对大S心软低头网友还在“上头”,为他讨公道。汪小菲又一次妥协了,心软了。他连发两文表示,自己说出了诉求和真实情况,要退场了。还喊话说,不要再互相伤害了,还感谢了大S对子女的照顾。还在直播的张兰听说他又软了,拿起手机骂他“怂包”。连网友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难怪能被S家拿捏的死死的。诚如大S在节目中所讲,小菲是个善良的人。所以对方还了床垫,S妈让他别再说了,他就真的偃旗息鼓了。具俊晔依旧住在他还贷的房子里,两个孩子也没回到北京。闹是闹了,问题还是没解决。然后大S再来一出“体面”的声明。这一幕,似乎多次在公众面前上演。而具俊晔呢?还是在背后躲着。但凡他站出来说一句:房贷我住着我来还,水电费我来交,大S我来养,保姆、司机这些家用的钱我也掏了,他汪小菲把钱都留给他孩子。网友也会敬他是个爷们。比起大S在镜头前表述自己摸到光头有多幸福。具俊晔的举动更能说明一切。或许大S飞蛾扑火般闪婚具俊晔,就是看中了他提供的情绪价值。毕竟他一直都是乐呵呵的,很少像汪小菲一样阴晴不定。但换位想一想,黄土埋半截的年纪,能娶个女明星,被一家人夸上天,事业迎来第二春,女星的前夫还掏钱养着自己。此等好事,轮到谁头上不是乐呵呵的?和人一起过日子,得看这最低处,能不能忍受。当初大S因为吃虾不愿自己扒,引起热议时。就是这么小一件事,汪小菲都暴跳如雷,发文护妻怼网友。而如今眼看着大S落难,具俊晔只是轻飘飘一个赞。究竟谁才是更对一点的人呢?如同大S声明最后祝福麻六记一样。院长也祝大S和具俊晔的婚姻能常常久久。光头不是汪小菲,下一次,她未必能讨到便宜了。绅士们这部电影?
1.盖·里奇是个很神奇的导演。
可能没有哪一位导演的职业生涯,比盖·里奇的更适合高开低走这四个字。98年的处女作《两杆大烟枪》和00年的《偷拐抢骗》是真正意义上的出道即巅峰,快速剪辑、多线叙事、摇滚配乐的风格化手法,搭配上黑色幽默和真正来源于街头的愤怒与灵气,让这两部深深烙着盖·里奇标签的作品重新定义了犯罪类型片,成为众多新人导演借鉴的模板,也把盖·里奇这个15岁就被学校开除,非科班出身的英国小混混捧上了神坛。
盖·里奇和《两杆大烟枪》剧组
当时才30出头的盖·里奇,瞬间成了英国电影的新希望,被频频拿去跟海峡对岸另一位痞子做比。然而,当音像店小子昆汀慢慢成长为现今最有影响力的作者导演之一,建构出独特的美学和一份精心铺盘的作品序列时,“英国版塔伦蒂诺”盖·里奇却走上了一条很不一样的、像过山车一样颠簸起伏的职业道路。这个有着草根趣味的英伦代言人,很讽刺地先被名人婚姻毁了一次,又被好莱坞毁了一次。
很长一段时间里,盖·里奇一直顶着“麦当娜丈夫(前夫)”的招牌,在聚光灯之下被拉进女强男弱的庸俗讨论。麦当娜这个全球流行文化偶像的光环,自然是比只拍过两部电影的盖·里奇大的,而在这段婚姻期间,盖·里奇只交出了一部为妻子打造的、勇夺当年金酸梅的《浩劫妙冤家》,和在影评人看来较为平庸的《转轮手枪》、《摇滚黑帮》。
从克里斯托弗·诺兰到丹尼·博伊尔,当英国老乡们都在好莱坞取得了艺术和商业的双重成功,盖·里奇也迎来了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大侦探福尔摩斯》系列。随着大腐系列大火,盖·里奇开始在票房灵药和票房毒药间来回跳跃,《秘密特工》不温不火,《亚瑟王:斗兽争霸》彻底扑街,然而当大家开始担忧盖导的生计时,盖·里奇又以一个近似合同工的身份把真人版《阿拉丁》打造成了迪士尼最成功的真人电影,揣着跪着挣来的钱回英国拍了这部《绅士们》。
在他投身婚姻又出走好莱坞的这十几年间,盖·里奇最钟爱的那种故事类型和叙事手法已不再流行,而盖导本人,除了已不再英俊潇洒之外,也从拍mv起家、靠贵人相助拼拼凑凑才把处女作搞出来的街头小子变身拿过巨额离婚费的好莱坞商业大导,又在知天命之年重新回到舒适圈中。盖·里奇的职业生涯充满了戏剧性,有人惋惜哀叹,有人鄙夷他的才华太早耗尽,但也有人能从他那些被批评太过商业化的作品里找到盖往日才情和灵气的影子,找到别样而持久的乐趣。
这就是盖·里奇作为导演的神奇之处了,与众多那些活在片场和花絮中的大导们不同,盖·里奇靠着这些曲折经历和观众们对自己的复杂感情,跳出作品单独成立为了一个充满性格浑身是梗的人物。盖导那些女性角色缺席的作品里,充斥着男人之间微妙又有张力的暧昧,大侦探福尔摩斯系列被称作大腐不是没有原因的,而从福华到美苏,盖导的作品产出了欧美同人cp的(小)半壁江山;他和贝克汉姆的跨界情谊以及跟斯坦森的养成系友情为人称道,跟合作过的演员们关系也都很好,每拍一次片都能让大家宾至如归。
这些口碑分化但拥有忠粉的作品、这些外延的cp和八卦,加在一起使得盖·里奇成为了承受最多催更的导演。全球范围内无数粉丝,不管出于什么缘由,都执念相当大地翘首期待盖·里奇能良心发现拍一拍续集填一填坑,也由此诞生了“盖·里奇不会数二/数三”“盖·里奇不配吃烤鸭”这些让人会心一笑又觉得苦涩的梗。
油管的电影博主Jeremy Jahns这样形容他对盖·里奇的感情:好像身处一段二十年的无爱婚姻里,但仍然怀有坚定信念。让人失望又惹人怜爱,给人欢乐又吊人胃口,盖·里奇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存在。
2.
这部集合了豪华卡司的《绅士们》,标志着盖·里奇重回最初让他扬名立万的犯罪类型片,也是盖在指导了很长一段时间经典IP后重新开始自己写剧本。熟悉盖导的观众,能怀着欣喜在《绅士们》里重温盖·里奇常用的那几板斧,也能在这个不算新颖的故事里,发现一个不太一样的盖·里奇。
和他其他几部犯罪题材影片一样,《绅士们》的纷杂故事线没法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以下是努力后的结果:《绅士们》的故事围绕在马修·麦康纳饰演的大麻贩子Mickey Pearson身上,这个美国人在英国贵族庄园地下铺开了他的大麻帝国,而如今萌生退意的他打算将生意卖给犹太商人Matthew。
这桩本来简单的交易,慢慢卷进了同样觊觎Mickey大麻事业的暴躁中国黑帮Dry Eye和他身后的中国势力,报社主编和捞油水的狗仔,吸毒的年轻人和俄罗斯黑帮,以及一个拳馆教练和他带领的一帮唱跳rap俱佳的学生们。Mickey这头丛林中的老狮子,必须带着他美艳的妻子和同样美艳的手下Raymond,处理敲诈、威胁、暗处的危险和从天而降的新麻烦。
这样多条故事线搭建起来的叙事结构和让暴力合理化的角色设置,虽然并不新鲜,但能让盖·里奇舒舒服服且心安理得地吃老本。于是《绅士们》里,快切、追逃、摇滚配乐、黑色幽默(有一个人叫Phuc)、f和c开头的脏字、恶趣味的扇耳光一个不落,没有了迪士尼的束缚和限制,盖·里奇终于回到了他的快乐老家。
盖·里奇首先放飞的,是对脑海中那个英国的怀旧与迷恋。虽然在美国走了一大遭,盖·里奇骨子里还是相当英国的,于是《绅士们》里能听到正宗的可爱考克尼口音,看到表面光鲜的贵族庄园地下是蔓延数里的大麻天堂,男人穿着果酱色的西装戴着平鸭舌帽,会在酒吧点酒时加一个腌蛋,中餐馆里卧虎藏龙,而街头少年们在阴霾的天空下无所事事。先不论盖·里奇构建出的英国有几分真实,这种执拗而率真的描绘,多少带着一些江湖气的浪漫。
盖·里奇之前的作品总被批评缺少女性角色,甚至盖本人还被安上了“厌女症”的标签,但他好像完全没有悔改的意思,一旦不需要塑造女权公主形象,一转头就立马又写了一个(几乎)全男人故事。不光不好好写女性角色,盖·里奇在《绅士们》里甚至连基本的种族政治正确都不管了,对犹太人中国人俄国人的塑造肯定会被不少人定义成助长刻板印象,甚至还有一整段认真讨论“black c*unt”是不是种族歧视的台词。
被骂了这么多年,又在政治敏感的好莱坞沉浮了这么久,盖·里奇应该不会不知道这些雷点,但他仿佛是带着一股不管不顾的混劲儿,非要用自己那套二十年前的方法和一直以来秉承的观念去处理人物和故事。这是盖·里奇的局限,也是他的特别之处。
当然,盖·里奇这么些年的好莱坞不是白混的,《绅士们》也提供了一些新鲜事物。整个关于Mickey的故事都带着一层取巧的自反意味,从一开始观众在银幕上看到就是一个虚实难辨的剧本,由情报贩子Fletcher本着敲诈的目的写成,再向Mickey手下Raymond添油加醋、声情并茂地讲述。
这个设置非常聪明,因为是在讲剧本,所以可以自然地带出Mickey的人物小传和前情故事,可以自由而合理地转换视角,补全每一条线索上不同人物的支线剧情。最重要的是,正因为是由他人写就的“故事”,这个犯罪故事可以不用再去在乎真实性合理性,尽情地玩暴力搞戏剧化,如果有不符合现实逻辑的地方,那全怪Fletcher剧本写得不好。
这种故事中人讲故事的新玩法,让《绅士们》的整个叙事结构更复杂,也给足了恶趣味的空间,可以时不时插入一段胡编的剧情捉弄一下观众,也可以插入新的叙事方法,让Fletcher和Raymond玩起角色扮演和配音秀。
虽然落后了当年的同侪昆汀这么多年,盖·里奇在《绅士们》里终于开始思考自反性和电影媒介了。除了讲剧本的这层对电影的自知和致敬科波拉《对话》的彩蛋台词们,盖·里奇最后甚至让Fletcher拿着剧本走进了Miramax的办公室,站在自己也有出演的《秘密特工》海报前大谈特谈续集事宜。虽然《秘密特工》海报出现在那是完全不合理的(毕竟《秘密特工》当时赔的可是华纳的钱),但这个小惊喜带着一种固粉或者说溜粉的自恋,也进一步模糊了《绅士们》故事虚实的边界。
除了电影,《绅士们》对媒介的思考还囊括了传统报业和Youtube新媒体。拍mv出身的盖导态度是非常明确的,毫不留情地把报社主编丢去睡猪,面对新媒体却不吝啬预算地加拍了一个嘻哈mv,还喜滋滋地专门放到片尾字幕显摆。
但抛开这些让粉丝们略感欣慰的进步,《绅士们》和前作最明显的不同,或许在于年龄感。盖·里奇已经51岁了,不再是当年的毛头小子,而当年故事里那些在酒吧彻夜狂欢耳朵里点火的年轻人,都变成了步入中年的“绅士们”。《绅士们》中主角们遇到的危机几乎都是老vs青的,Mickey遇上了嚣张的不把前辈放在眼里的Dry Eye,Raymond去处理吸毒青年时还不得不追赶街头少年,拳击教练既得教训插队的熊孩子,又要替馆里的嘻哈唱将们收拾残局。
在这些追逃与暴力之中,主角们都几乎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力不从心,显示出年龄带来的些微酸楚。Mickey这个融入英国的美国人仿佛是盖里奇自身的投射,他的疲劳和退意,以及被裹挟在混乱中的无力感,似乎都映照出盖·里奇本人正在经历的中年危机。《爱尔兰人》里的黑帮们老了,《绅士们》里的罪犯也不再年轻。但在这层带着悲哀的描绘背后,似乎还有一层亮色的自满和奋起,绅士们最终都各自破除困局承担起教导者的责任,用枪和巴掌重新夺回了掌控权,维护他们亲手搭建起来的秩序。
《绅士们》背后的盖·里奇,不再崇尚暴力的无因,也不再风风火火快意恩仇。他变成了这群穿套装的中年绅士们,举着枪教育年轻人要遵守规则尊重秩序,抽大麻可以,但永远不能碰海洛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