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下城寻求邂逅本子,你看过最动人的网易云乐评是什么
在地下城寻求邂逅本子,你看过最动人的网易云乐评是什么?
我平时听网易云的歌曲经常被那些下面的评论膜拜,大概看新闻和文章的时候新闻文章可能没看完,但是评论基本上看完了!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
晚安,陌生人,人平均活到六十八岁,一共24820天,19万个小时,3500万分钟,差不多21亿秒左右,这10秒,你在读这段话,这十秒,你只属于我,我爱你陌生人。个个都在期待520!其实520的意思就是,5分钟的感情,2个人干的事,最后都是等于0。520是假的,只有502才是真爱,一滴永固,三秒即可,永不分离,即使分离,也得脱皮…希望每个人死后尸体都能自动变成一本书,书的内容就是死者的生平。这样一来,有人成了名著,有人成了禁书,有人变成菜谱,有人变成地图,有人是美图秀秀使用手册,有人是小旅馆的登记簿,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图书馆,我们读着别人,做着自己,等着被读!爱听这种歌的人多半都是有特殊故事的人,在这种歌里的评论,我都会尽可量的把每个人的评论都赞一遍,因为赞可以让人有一种被认可被体谅的感觉,这才是赞的原因,不能说我们感同身受因为我们的世界不同,我只能用我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我的关心。你走也是诗,躺也成文,怎有烟火浊了身。我糟糠也食,五谷也认,跳一场花旦笑捧。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在网易倾诉内心。因为有些话,那些内心的挣扎,我们都没有立场再去对对方倾诉,或者我们还想保留那么一丝丝已近乎透明的尊严。不想让家人和朋友知道我们不好,所以说给陌生人听,因为忍着太痛,安慰,同情,共鸣,什么都好,我们只是对着所有不认识你的人说着想对你说的话而已。第一次看到你的评论,想自己什么时候在这里留下评论,如出一辙的思绪,如出一辙的故事,如出一辙的话语。结果并不是自己写的,这说明你的评论是多么的深入人心。爱就是克制吧!思念疯卷时候竟然无处诉说,我想你想到要疯掉。可是表情依旧平静如水。你不知道,也不会理解。可是那是我无法说出口的爱,没有资格,没有缘由却让我每每想起就思绪翻涌的人啊!感觉2月14号才是愚人节,4月1号仿佛是情人节。因为2月14日有多少人在用甜言蜜语欺骗别人,而4月1日又有多少男女以开玩笑为借口说出了真心话。和一个好久不联系的女同学聊了起来,而后每天晚上都坚持推荐一首纯音乐给她做安眠曲,大概也就一个月吧,从同学变成女朋友,在两个月时候我订了Darry Ring 下个月我们就结婚了,这是分享给她的第一首歌,也是我们在一起的契机。我们商量无论以后生下来的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叫易云。后来才发现 原来真正喜欢上一个人的第一感觉,竟是自卑!“新人结婚时,不应该手搭着圣经说, 不论贫穷富贵,健康疾病都至死陪伴。 应该把手放在《进化心理学》和《自私的基因》这两本书上宣誓: 我将违背我的天性,忤逆我的本能, 永远爱你 ”!他独自过了一段,连一个陌生来电都会心跳加速的时期,最终变成,看到和她背影相似的人,都心如止水的现在。听到心动的音乐,习惯地打开评论,最开心的不过是看到有人和我一样产生了共鸣。音乐是个值得孤独享受的事,可能会有人向你推荐他最爱的歌曲,你也会奉承几句。但我相信你最爱的歌一定是一次偶然的邂逅,不经意间就被迷住,它只属于你,只属于那时的你,换了别人,换了时间,都不再有一见钟情的动人!今天坐公交,看到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坐一块,女孩靠着肩睡着了男孩看着女孩,轻轻的在女孩的脸上亲了一口,女孩醒了,这该是个多么美好的画面,如果他们两认识的话……不要对谁有依赖感,最好的状态就是:你在也挺好,你走了仍然吃得好睡得早,总有一天,你会不再需要疯狂的爱情,你想要的只不过是一个不会离开你的人,冷的时候会给你一件外套,胃疼的时候会给你一杯热水,难过的时候会给你一个拥抱,就这么一直陪在你身边,陪你走过每一段路。有一点是你要明白的,感情这东西呢它始终是相互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来日方长。你可以对我忽冷忽热爱理不理,肆意去挥霍我的热情,也可以不理会我的失望沮丧难过,但我对你的喜欢就这么多,你用冷淡磨完了,也就完了。总之,不会再有。你知道哪些古代历史人物不为人知的一面?
生活中,我们喜欢将人简单分为好人和坏人,但是人都是有两面性的,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简单的定性一个人。正如题目所说,李白是我们熟知的浪漫主义诗人,但是他也写出了“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豪迈作品,颜真卿是我们熟知的书法家,但在安史之乱中他也曾统领二十万军马在河北腹地抵抗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军数年。
限于我们接受知识的局限性,历史上很多人被我们简单的贴上了某个标签,但是抛开这些脸谱化认知,我们会发现他们不为人知(或者说不为大部分人知)的一面。下面我就盘点几个我们熟悉的人物的另一面。
赵高:秦朝法律专家兼书法专家说到赵高,一般我们首先想到的都是伪造秦始皇遗照、“指鹿为马”、祸国殃民等奸臣形象,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千古一帝秦始皇、奠定华夏两千年政治格局的李斯为何对赵高信任有加?这说明赵高肯定是有真才实干的。
赵高本是秦国宗室,因母亲犯法受到牵连,成长于隐宫(关押犯人的地方)之中。在这种环境中,赵高并没有逆来顺受,而是发奋学习,尤其是精通律法。
后来秦始皇发现了赵高的才能,提拔他为中车府令,并负责教育胡亥。
《史记·蒙恬列传》:"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高既私事公子胡亥,喻之决狱。"赵高不仅是秦国的法律专家,还是秦国统一文字的主要实施者。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苦于六国文字不同,交流不便,开始了统一文字的工作。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记载:“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李斯的《仓颉》七章、赵高的《爰历》六章、太史令胡毋敬的《博学》七章就是全国的规范字帖。我们今天的汉字也完全是继承这三部书帖。
赵高能够担任统一文字的工作,得益于他对书法的极高造诣。
北魏王情《古今文字志目》中列出秦、汉、吴三朝书法家五十九人,其中就有赵高。南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说赵高“善大篆”。唐朝张怀瓘《书断》卷上《大篆》日:“赵高善篆。教始皇少子胡亥书。”
现代学者李开元在《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一书中称赞赵高是“第一流的书法家、文字学家,也是精通法律的专才,他体魄高大强壮,骑术车技精湛,武艺非同寻常,是秦帝国宫廷中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人材"。
赵高的这一面是不是很令人惊讶呢?
张世杰:生为金人,后为元将,最终为南宋殉国12世纪,蒙古人崛起于蒙古高原,开启了没落的金国和南宋灭亡的倒计时。在这场历史变革大潮之中有一人的经历十分特殊,他就是“宋末三杰”之一的张世杰(其他二人是文天祥、陆秀夫)。
范阳(今河北涿州)张氏一直以来就是当地望族,历史上出过张飞这样的猛人,张世杰也是范阳张氏族人,生于金国末年。
张世杰出生时,金国已经进入末期,此时蒙古人开始崛起。
公元1213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八年、金志宁元年、宋嘉定六年,蒙古人南下,河北大乱,张世杰的叔父张柔武装组织乡邻自保,金国认命其为中都留守兼知大兴府事,统领当地抗蒙。五年后,张柔兵败投降蒙古人。
张世杰一直在叔叔张柔手下效命。
后来张柔领兵南下灭金,在驻守杞州的时候,张世杰犯罪了。当时金国已经是末日黄花了,张世杰只好隐姓埋名潜逃到了南宋。
因为之前一直在军中效力,张世杰来到南宋也成为了宋军一员。在南宋,因为勇猛有谋略,张世杰被南宋名将吕文德(就是《神雕侠侣》中弃守襄阳的那个人,真实情况是吕文德独守襄阳六年之久)赏识,一路提拔。
金国灭亡之后,蒙古人开始了灭宋之战,南下的蒙古大军就有张柔部,而此时张柔部涌现出了又一名将——张柔九子、张世杰族弟张弘范。
结果大家都清楚了,张弘范率领元军在崖山和张世杰统领的宋军进行了决战,宋军败亡,陆秀夫背着年仅八岁的宋末帝赵昺(bǐng)跳海殉国,南宋灭亡。
此时,张世杰并没有自杀,而是想着寻找赵氏后人再立皇帝,可当时杨太后听闻赵昺已死,自己也跳海自杀了。
张世杰知道后仰天长叹:“我为赵氏,亦已至矣,一君亡,复立一君,今又亡。我未死者,庶几敌兵退,别立赵氏以存祀耳。今若此,岂天意耶!”(《续资治通鉴》)之后张世杰也跳海殉国了,一代名将忠臣自此陨落。
张世杰对于赵宋的忠心日月可照天地可鉴,他不是没有退路,叔叔张柔位列公侯,族弟张弘范是元军主帅,抗元的这些年,家人族亲一直在劝他投降,但张世杰不为所动。令人可叹的是,元宋决战竟然是两兄弟的决战。
男人假爱有哪些表现?
谢谢诚邀!
哈哈,提这个问题的女人,相信在自己的心里已有答案,因为,在感情中,一个男人爱不爱自己,其实每个女人心里都有答案,但就希望是自己的感应错了,因为自己爱这个男人。
于是会犯贱,那我要告诉你,犯贱的最高境界就是这样: 不管他爱不爱你,不管他犯多少次错误,你都像他妈妈一样原谅他,还继续爱他。
可是真爱是非常甜蜜幸福的,你值得拥有。
下面我就男人假装爱你的具体表现,说一说自己的几点意见:
对你的态度忽冷忽热突然地对你特别的好,电话微信全都在寻找你: 老婆你在哪里?宝贝我想你了,这种热乎劲,让你觉得你自己在他心目中占重要地位,于是,你迎上前去。
但他的激情一过,马上有几天就不那么有时间陪你,也不会特别关心你在哪里,你在干什么。
这是假爱最大的一个表现,那股热情是为了满足他的需要,一旦他又遇到合适的对象,这份假装爱你的热情也会彻底消失。
不会带给你安全感不给你安全感的表现有:你从没在他的朋友圈里出现过;从不带你见他的家人和朋友;不让你碰他的手机;不按时按点回到你身边;见到别的美女会搭讪。
一个男人真正地喜爱他的女人,会时刻关注自己女人的感受,不会做女人不安心的事情。
我家老公,自我从公司退回家里,当一名家庭主妇后,公司职员就全部换成了男生,老公说,做饭的那个女的我都给退掉了,在我这里不能有母的,怕我老婆不放心。嘿嘿,我真没这么要求,但他就是这样做了。
不会给你任何承诺很欣赏一位男子在面对自己女友的盘问:你会不会像有些男士那样,喜欢和别的女人扯不清楚?
那位喜爱她的男士很果断地回答:不会!就因为沾花惹草太容易,所以,才要做点有难度的事情,保持爱情的专一,一心一意地爱你。
这样的回答比承诺更有爱意。
假如你跟他在一起,他从没给你过承诺,比如什么时候带你见他父母?什么时候买房?什么时候结婚?然后,我们结婚将来要几个孩子,什么时候达到家庭的计划目标。
如果这些问题,他从来没有跟你提起过,那该怀疑他是假装爱你了。
因为相爱的两个人,会不由自主的憧憬未来,对自己的将来会有规划。
总结: 就以上最基本的3点,就能判断一个男人是否爱你?看能否帮到你?但我知道你心里是有答案的。那么请遵循你的内心,转身离开假装爱你的人,去追求属于你的真正爱情吧!
我是@细细听雨欢迎关注,喜爱文字,愿温暖你我!
哪部电影电视剧里的某些片段是让你难以忘记的?
我是超爱看电影,电视剧的。其中让我反复刷的电视剧有两部。
第一部《遇见王沥川》
这部电视剧是我反复看过最多电视剧,具体看了多少遍,我已记不清了,反正就是只要是剧荒了,就会选择在看一遍王沥川。
该剧是由陈铭章执导,高以翔,焦俊艳主演的都市爱情剧。剧中高以翔饰演的王沥川虽然是个腿有残疾的人,但是他温柔绅士,英俊帅气,有才华且不骄傲。他对小秋的爱,深刻到骨髓里。可是疾病的缠身让两个原本百分相爱的人一次又一次的分开。
这部剧很深情,也很残忍。尤其是结局非常让人心痛,一边痛恨导演为什么不能给我美好的结局。紧接着又重新刷一遍剧情,之所以让我反复看的原因,因为被王沥川与谢小秋的爱所感动,既唯美,又扎心。
该剧播出已有3年之久,这3年来,我一直在期盼着原班人马出续集,可是目前杳无音讯。明知道不可能,却还是盼望着。
第二部《亲爱的,热爱的》
李现,杨紫主演的《亲爱的,热爱的》可是今年夏天的爆款爱情剧。虽然开播到现在还没4个月,但是我已经看过很多遍了。主要是因为闺蜜粉李现已经成魔了,这部剧她已经是在循环播放了,她每次看就非得拉着我一起看。
虽然有些被强迫的意思,但是我每次看的时候脸上都是带着姨母笑的,为韩商言那种大男子主义感到好笑,同时也为佟年勇敢追爱捏着一把汗。一看到男女主同框的画面,我就会觉得好甜蜜。完蛋,被我闺蜜带坑里去了。
所以,我最最期待看到原班人马拍摄《遇见王沥川》续集,以及希望再一次看到李现与杨紫合作出演情侣CP。
你看,爱看剧的我是不是已经成魔了。
哪本书让你读完觉得受益终生?
受益匪浅的一书《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内容广博,既有治军为政之道,又有人生处世之谈,自1879年初刊以来,广为流传,是研究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的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书里一封封看似平淡的家书蕴含着对亲人朋友的挂念、敬重和关心。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最美好的品德——孝悌,也折服于曾公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对于现代社会浮躁的现象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其生前毁誉参半,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
曾国藩率湘军镇压了太平大国,被清廷称为“同治中兴”第一功臣;又于1861年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洋务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成为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辛亥革命以后,一些革命党人称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并在“天津教案”中杀人割地,是遗臭万年的汉奸。
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对曾国藩的评价最为客观,称曾国藩“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对他这位赫赫有名的同乡评价甚高,他在1917年致友人的信中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奉为终生学习的楷模,并亲自从《曾国藩家书》中摘录出许多语录,然诵参悟。当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的。特别是对曾国藩这样的学识很高的人物,是绝不能妄下评语的。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生于1811年,卒于1872年。曾国藩六岁读书,二十八岁中进士。初授翰林院检讨,一直到道光29年(1849年)升礼部右侍郎、署理兵部左侍郎。咸丰帝即位后,他先后兼任过兵、工、刑、吏等侍郎等职。曾国藩在仕途上官运亨通,十年之中连升十级,并在京师赢得了较好的声望。他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践了立功、立言、立德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被后世视为道德修养的楷模。
曾国藩一生经过了中国哀朽的过程,就其本人而言,早年精专学问,学作圣贤,着实取得不少成绩,后从戎理政,也不失终有所成。然而他率军镇压太平天国,杀人割地等所作所为,却是罪名昭著。特别是“天津教案”使曾国藩遭到沉重的精神打击,于1872年3月12日,死于两江总督任上,终年61岁,正如古人所云:“千夫所指,无病自亡。”无论曾国藩属何种类型的人,如何评说,历史是公正和客观的。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曾国藩对他们所处的历史时期和后世的中国社会,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他留下的《曾文正公文集》一书,在历史上受到世人的重视。
《曾文正公全集》由曾国藩撰写,李鸿章之兄、湖广总督李瀚章编辑,共167卷,初于1876年刊行,几经刻印,卷数不一。全集包括奏搞、批牍、治兵语录、文集、诗集、杂著、日记、书扎、家书、家训等部分。但流传至今,并受世人重视的,亦只有其中的“家书”真正遗留下来了,难怪著名学者南怀谨在《论语别裁》中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反映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他治政、治家、治学、治军的主要思想,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材料。《曾国藩家书》修身篇 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译文摘要:
假如有人不读书便罢了,只要自称为读书人,就一定从事于《大学》。《大学的纲要有三点:明德、新民、止至善,都是我们的份内事情。如果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说这三点,与我毫不相干,那读书又有什么用?虽说能写文能做诗,博学雅闻自己吹嘘自己,也只算得一个识字的牧童而已,岂可叫明白事理阶个有用的人。朝廷以制艺来录取士人,也是说他能代替圣人贤人立言,必须明白圣贤的道理,行圣贤的行为,可以为官管理民众,整躬率物。如果以为明德、新民为份外事,那虽能文能诗,而对于修身治人的道理,茫茫然不懂,朝廷用这种人作官;和用牧童做官,又有何区别呢?
既然自称读书人,那么《大学》的纲领,都是自己立身切要的事情已十分明白,《大学》应修的科目共有八个方面,以我看来,取得功效的地方,只有两条,一条叫格物,一条叫诚意。格物,致知的事情,诚意,力行的事情。物是什么?就是本末的物。身、心、惫、知、家、国、天下,都是物,天地万物,都是物。日常用的、做的,都是物。格,是考究物及穷追他的方面理如侍奉父母,定期探亲,是物。何应当定期探亲的理由,就是格物。研究为何应当跟随兄长的理由,就是格物。我的心,是物。研究自己存心的道理,广泛研究心的省悟、观察、涵养的道理,就是格物。我的身体,是物。研究如何敬惜身体的道理,广泛研究立齐坐尸以敬身的道理,就是格物。每天所看的书,句句都是物。切己体察,穷究其理,就是格物,这是致知的事。所滑诚意,就是知道了的东西就努力去做,诚实不欺。知一句,行一句,这是力行的事。两者并进,下学在这里,上达也在这里。
《曾国藩家书》其内容大抵可分为治军、为政、修身、治学、持家、处世、理财、交友、用人等章。由这些书信,可窥斑见豹地探索曾氏一生之行为思想,从中感受到清朝末年的政治风云变幻和他仕途春风得意背后的感觉,由于树大招风,功高盖主,封建王朝随时都有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