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博客,券商年年的策略会都是看多的
证券之星博客,券商年年的策略会都是看多的?
今年看多倒是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市场长周期是存在的,既然是周期,有落就有起,如今股市出去的多,进来的少,满目萧瑟寥落,这种现象2005年也有过。所以2018年年底看多,没有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了,实际上券商投资策略会,你单看结论,当然以多为主。券商是干嘛的?券商主营主要来自于股市成交量,也就是券商经纪业务,当然,券商也可以通过自营投资来获得收益。但是总体上,这些业务板块之间应该要独立的,因为买A股票会说A公司的好话。所以券商预测目的并非完全追求预测准确性。券商预测首要目的是增加交易量,次要目的,在成交量高的时候,这个时候增加交易量意义不大,那么就尽量吸引关注,进行同业间的竞争。
而看多,对于增加成交量有非常大的好处。
不过,所谓投资策略会对于投资人并非没有意义,意义在于其论据。你要听取的和看的,是他的思路和角度,看是否符合你自己的逻辑和认识。老实说,我认为券商看空也是不合适的。比如索罗斯就十分喜欢看空,来增加投资人的恐慌,从而获利。
实际上国外的券商经纪大多数也是如此,具体行为上甚至于比国内恶劣,比如《华尔街之狼》,看看人家是怎么忽悠的。而我们的券商,相对来说很温和的表达事件和逻辑。你当然不能去幻想获得他人的结论来盈利,如果那样有用,市场不就是傻子都能赚钱。
券商发布内容里面最重要的,是券商得出结论所阐述的理由和证据,这里面有信息,可以帮你知晓这个市场在关注什么,你知道你应该关注什么。
比如,如果券商说,随着贸易战的缓和,市场会走好。你立马就要知道,这不是告诉你市场会走好,而是告诉你贸易战的缓和起到了决定作用。又比如说去杠杆进入尾声,来年货币宽松,货币政策从稳健中性过度到松紧有度,释放宽松信号,市场走好。同样简单的,这是告诉你货币宽松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市场走向。而具体宽松与否,谁都不好判断。
上面的举例很粗浅,实践中还要复杂的多。观察券商信息你首先要抛开立场,由于你持股,你很享受别人吹捧你的股票。其次再去找你未知的那些信息的蛛丝马迹,市场关注什么,然后哪些信息和你掌握的信息有冲突。诸如实体经济到底是什么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到底什么是虚拟经济,比如房地产如今是需求驱动还是金融属性驱动。
一切都很复杂。券商没有错,错的是投资人总想得到结论,而不去考虑过程。
请问网络舆情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很高兴能回到此问题。您好,我是互联网运营教练官-李教练。
针对作者提出的网络舆情的基本规律是什么?为什么?我略有见解,望能帮助!
其实在网络舆情的前提下,先是得有危机意识,而如何让危机意识提升和管理这是了解的第一步,再来是针对舆情的处置策略和技巧,这第二个步骤就需要勤加练习和总结了。
一、危机管理常见误区
1、严峻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具体来看,一般舆情岗的工作内容包括内宣和外宣,既要做好正面宣传的素材挖掘、活动组织管理,又要配合处理客户投诉,应对突发事件和负面舆情。
2、准备不充分,甚至缺乏必要的准备
从人员规模看,目前大型国有企业办公室舆情岗大约3-5人,中等规模通常配备2人,有的甚至只有1人。在实践中,一人承担多个工作,常常是分身乏术,力不从心,止步于被动应对,难以主动作为。
3、人员配置与实际需求不相匹配
单位内部将其作为非核心部门,在岗员工大多是刚毕业或毕业不久的年轻人,而且绝大部分是文员转岗,没有媒体工作的经验。
4、人员年轻,经验缺乏
缺乏专业经验。表现为业务不熟,不了解业务种类和业务内容,遇到投诉和媒体询问,无法第一时间进行反馈。缺乏生活经验和矛盾处理经验,在处理媒体负面报道和客户投诉时,很难找到破解问题的关键点,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5、舆情管理需要战略投入
舆情岗位一个人就可以影响一家或几十家媒体,一篇文章就能影响几十万的读者。相比之下,业务岗位的员工,一天或许只能服务几十个客户。塑造“舆情明星”。
6、舆情工作需要完善机制
责任分解到具体,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加强检查;健全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制度。
二、舆情处理策略
无论是内部诱因还是外部诱因,危机沟通策略都有三个向度:抗击、引导和顺应,企业必须结合不同的诱因,在三者之间寻求一种最佳组合,并据此不断的细化出各种危机沟通策略与技巧。
1、简略化
将原有信息截断,省略重要的成分;
2、片面化
断章取义,夸大某些内容;
3、同化
根据自身的信念和态度,添油加醋,在传播给他人;
4、逻辑化
对信息的空白处、不合理处进行补充,以其能自圆其说。
以上是我个人意见,欢迎大家关注或留言讨论。
作者:李教练,喜欢分享和学习多元化运营知识和精进学习的方法论
关注我,不迷路,成功路上并肩同行!
想学股票实用技术?
市面上杂七杂八的股票类书多的很,建议看些经典的,不要被乱七八糟的书带偏了。建议选择性的看看,下面的书是我个人推荐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日本蜡烛图技术:古老东方投资术的现代指南》,史蒂夫·尼森写的,用大量的优秀图例将日本的蜡烛图技术与传统的西方技术工具结合,相互补充,相互配合,作了清晰地说明。
2.《股市趋势技术分析》,罗伯特·D·爱德华兹和迈吉写的,经典中的经典、股市技术分析的权威之作,至今地位无法超越。他是每一个技术分析人员心中的圣经,无可替代。
3.《股票大作手回忆录》,埃德温·勒菲弗写的,是一部精彩绘呈的人物传记,记述了百年一遇的交易与投资天才—杰西·利弗莫尔的人生、梦想、事业和财富的故事,情节起伏跌宕,激动人心。是一部很好的市场技术分析参与书,也是交易员心理训练大纲。
4.还有其它的《江恩理论》,《波浪理论》都可以看看!
5.作为国学爱好者,再推荐一本《道德经》,中国万经之王,印刷量仅次于《圣经》,国外很多大哲学家,大政治家必读的书,爱因斯坦,奥巴马都爱不释手。看完此书,对你的炒股心理有很大的帮助。
各位描述一下自己选股都有哪些理由?
选股的方法和理由有很多,比如,看趋势,看技术,听专家,听朋友,甚至道听途说。3分钟决定投资的人很多,所以,最终大部分人在股市中亏损。
而我认为,选股的功夫不在股市里,而在生活中,在生活中才能买到你看得懂的股票。
举几个龙虾自己的股票:
1,上海汽车,1998年,这个股票刚上市时只有16元左右,而当时的摩托车类股票要40多元。因为摩托车刚刚进入百姓人家,而汽车只有单位领导才有资格坐,我想,外国电影里,家家户户都有汽车,那么中国,有朝一日,也会如此,到时上海汽车涨个几倍不是没可能。大家去验证一下,这个股票放到现在是多少?反正我家的别克车就是这个股票挣来的。
2,恒瑞医药,记得2000年上市的时候只有27元。因为我夫人是肿瘤科的,当时也是医院唯一一个专业的肿瘤内科医生,为何要选择这个专业,因为大医院的朋友说,随着医疗技术特别是药物的发展,肿瘤科有非常好的前景,固然,我们医院肿瘤科从无到有,现在发展成几个病区了,病人一直要等床位。恒瑞医药这只股票,就是看到了肿瘤科的前景才入手的。
3,上海机场,也是97,98年左右入手的,当时叫虹桥机场。记得2006年在上海证券网写博客时我写过“小鸟累了也要歇歇脚”,意思说,航空事业的发展最大受益者是机场,因为飞机不可能在天上不下来,只有停下来,机场就有钱。比如这次疫情,航空公司影响很大,停在机场不飞了,但机场有多大影响?你懂的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因为买的是自己生活中看得懂的股票,所以才能够长期持有。大家把这几个股票复权下来看看涨了多少倍,一定吓一跳。
所以在股市,选股最重要,有耐心持股更重要。
有哪些专门讲股票案例的书?
想做股票,光看基本书是没用的,我在12年入市时,什么都不懂,在新华书店买了是几本有关股票投资的书,有价值投资,巴菲特的,有中证证券出版的讲k线,均线,指标,量的。买了新浪微博上有的名博主的书和选股公式的,后来还买了第一财经出版的著名主持人的书,大多数看了没什么感觉,自己还是买了被套,好在我买的是中小创的票,后来13年创业板指数在2013年就见底走多,自己即使被套的股也能解套还能挣钱,后来就是买了套,套了能涨,虽然自己还是不太明白,为啥买了就套,有时能套一个多月,我每天听股评,看大v的博客,记笔记,虽然自己还是不能避开多头的回调,被套,好在当时的趋势是多头趋势,我总能解套,到15年我挣了100万,股灾后我基本把挣得赔了一多半,真正让我成长的是熊市,后来看了一些视频授课,到现在对自己有用的书是一本讲波浪的书,缠论108和讲kd多周期的书,和一些视频,这是我19年12月分仓买的股,都是周线选股买点在上5周回踩5周的低点上,持股做波段,现在只要指数有上涨我就买主流板块里的个股,有涨50%.有涨40%.最少也能挣20%。有些书在某宝上有卖,为避免说广告我就不说书名了。想了解详细,可以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