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轻炮兵,实战中短枪真的能像电视中轻松对抗长枪吗
cf轻炮兵,实战中短枪真的能像电视中轻松对抗长枪吗?
很多影视和游戏因为创作需要,对枪械武器间的实际性能并没有正确的描绘。这对于从影视游戏来了解枪械知识的国内网友来说,确实容易产生很强的误导性。
简单的来说,手枪(即俗称的短枪)除了在部分特殊条件下能够获得一定优势外,在整体性能远远不如各类制式步枪。
手枪和步枪间的性能差距也很好理解,其实就是参数上双方有着天壤之别。
弹药上的差别在现实中,手枪弹和步枪弹有着不小的差别。
手枪为了保证杀伤力往往使用口径较大的子弹,这就造成手枪弹弹头质量偏大,再加上受设计尺寸限制手枪弹长度偏短,因而弹壳内发射药数量偏少,进而降低了子弹发射时燃气产生的膛压,最终导致手枪弹的枪口初速低,枪口动能小。
手枪弹的外形往往较为粗短,弹头质量占比大
而步枪在这方面恰恰相反,弹头整体上并不过分挤占发射药空间,再加上步枪弹本身远长于手枪弹,弹壳内容纳了更多的发射药。因而,弹药发射时可以产生更高的膛压推动弹头飞行,让步枪弹具备了更高的枪口初速和枪口动能。
步枪弹因为装药更多,因而弹壳更长,外形也相对细长一些。
下面我们举个例子
帕拉贝鲁姆9毫米手枪弹是北约制式手枪弹,该弹重12.05克,弹长29.69毫米,弹头质量7.45克,发射药0.5克,发射时平均最大膛压201兆帕。
SS109 5.56毫米步枪弹是北约标准小口径步枪弹,该弹重12.44克,弹长57.3毫米,弹头质量4克,发射药1.67克,发射时平均最大膛压380兆帕。
从上面的参数比较来看,这两种子弹的质量虽基本相同,但发射药却相差了3倍以上,造成的结果就是口径更小的步枪弹反而具备更大的发射膛压,对弹头能够产生更强的推动作用,从而具备更高的飞行速度和动能。
多种手枪弹和步枪弹之间的比较(9毫米的就是帕弹,5.56*45毫米的就是SS109步枪弹)
二战时日军三八式步枪使用的是6.5*50毫米全威力步枪弹,威力更大
枪械上的差距相对于弹药上的差别,手枪和步枪在枪械本身上的差距更大。
手枪是一种单手握持瞄准射击短枪管武器,主要目的用于近程自卫射击。在这种使用要求下,绝大部分手枪的尺寸小,重量小,枪管短,带来的特点是携带方便,使用快捷,射击迅速。不过,缺点也十分明显,手枪的瞄准基线短射击精度偏低,较小的重量对射击后坐稳定性差,过短的枪管使得燃气对子弹的作用时间偏少,导致枪口初速低。
同样使用手枪弹的冲锋枪,由于尺寸、重量不再受限,枪管长度也有所增加,发射手枪弹时精度、射程等性能就提高不少。
使用帕拉贝鲁姆9毫米手枪弹的美国M9手枪,该枪全长217毫米,战斗全重1.1千克(包括装弹弹匣),枪管长125毫米,瞄准基线长158毫米,枪口初速390米/秒,有效射程50米。
同样发射帕拉贝鲁姆9毫米手枪弹的MP5A2冲锋枪,枪管长225毫米,瞄准基线长340毫米,枪口初速400米/秒,标尺射程可达400米。
与手枪相比,步枪的性能参数占有压倒性优势。
军用制式自动步枪为满足交战需要,整体的尺寸、重量更大更重,为了保证射程,其枪管也更长,这些性能特点基本弥补了手枪的缺陷。另外,步枪弹由于有着更高的飞行初速和动能,对人体的杀伤力和物体的侵彻力也更加优秀。
比如M16A2自动步枪(使用SS109系列步枪弹),全枪长1000毫米,重3.77公斤,枪管长510毫米,瞄准基线长501毫米,枪口初速945米/秒,有效射程600米。在侵彻力上,M16自动步枪可在近距离内可穿透车门、木门和普通家具等物品,在600米的距离上也仍然可以击穿2毫米厚的钢板。
M16A2自动步枪
现实中的长短枪对射在现实生活中,步枪使用者可以凭借超高的射速,超长的射程,精准的射击与强大的威力,轻松吊打手枪。
在战斗中,手枪只能在近距离展开还击,而且会遭遇密集的火力压制,同时其掩体也必须坚固牢靠;与之相比,步枪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实施射击,不用担心对方的反击压制,对掩体的选择也相对轻松简单。
这种此消彼长的差距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手枪使用者无法在战斗还击,其遭遇压制后也不能及时转移,只能被迫龟缩在掩体后无法动作,最终只有被合围消灭的结果。影视中那种用靠手枪对抗精良武装的场面终究只能存在于人类的幻想之中。
如果是一二战时期,手枪面对栓动步枪还可能凭借半自动射击的优点在近距离战斗中获得一定的优势。
现实案例步枪对于手枪的优势可不仅限于纸上谈兵,发生在1997年的美国洛杉矶北好莱坞银行抢劫案就为我们展示了这一点。
当年两名穿有防弹衣的劫匪抢劫了一个银行后很快被数十名警察包围。可令人吃惊的是,当时仅有M9手枪和霰弹枪的洛杉矶警察根本无法限制劫匪的行动,反而被劫匪使用AKMS自动步枪(罗马尼亚制AK47步枪)轻松压制,直到赶来增援的SWAT小组使用AR-15步枪对射才算勉强结束了被压制的尴尬局面。最终,该案以两名劫匪死亡,数十名警察受伤为代价结束。自此后,美国警察开始配备自动步枪用于对抗武装匪徒。
通过这起案件我们可以看到,在实际战斗中自动步枪对手枪占有的压倒性优势,并不像某些影视剧中表现那样会形成势均力敌的局面。
美国电影《紧急44分钟》就是以北好莱坞银行抢劫案为原型制作
手枪的真正优势手枪的真正优势在于近距离遭遇战,尤其是在室内突发战斗中可以先敌开火。
突发战斗中最重要一点就是先敌开火。抢先开火虽不一定击倒对手但至少可以破坏对方的射击意图逼迫其寻找掩体隐蔽,从而最大程度的掌握主动权,为后续行动提供有利支持。
在这种条件下,手枪的优势要远大于步枪:尺寸和重量均便于隐蔽携带,不挤占身体空间;枪支的指向性好,身体动作幅度小,不用瞄准即可完成概略射击;一只手便能完成开保险、上弹、射击等动作,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从拔枪到开火的流程,用时远小于步枪。
步枪则在这方面毫无优势,过大的尺寸重量迫使射手要做出更多的战术动作,仅从这一点上来说就在突发战斗中很难抢占先手优势。
使用快拔枪套的手枪可以更加迅速的先敌开火、先敌射击
自动步枪无法完成单手上弹等射击动作,面对无准备的突发战斗很难和手枪对抗。
最后再总结一下,在现实中手枪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具备一定的优势,而在大部分场景中根本无法和步枪尤其是自动步枪对抗。影视剧中的演绎只能出现在艺术创作中,千万别把艺术和现实混为一谈
如何逼疯一个军迷?
这个太容易了,拿抗日战争来说。
非军迷的很多认知,导致我要去医院做支架了哈哈。
比如装备如此清凉的军人,非军迷一定会说是川军,不知何时,草鞋已经成了川军的超配,却不知道,当时南方的所有国民党军部队几乎都是草鞋,尤其是抗战后期,虽然美援已来,但是杯水车薪,包括中央军,打草鞋是一件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比如这张远征军的照片,条件太艰苦了,他在打草鞋。
川军"草鞋军"的形象已经是深入人心,不管是中央军还是地方部队,非军迷条友只要是照片里出现草鞋的,一律都认定是川军。
而且,现在的大部分人都认为川军出川350万人,这部队,一个省能养的起嘛,战争期间,确实是350万四川壮士参加了抗战,全国各个部队里都有,并不是出川的川军,中央军和其他杂牌军都有,而且1937年国防部会议刘湘就说了,四川出兵30万,提供壮丁500万,这个是事实。
这两张远征军的照片也特别容易逼疯我,这俩是一个人,两个不同的阶段,而且人家也没有牺牲,前段时间这两张照片很火,铺天盖地的文案都是川军战士牺牲了,甚至出版物上都是说明,原因就是因为草鞋。而且地点五花八门,有说台儿庄的,有说长沙会战的。
比如上图,就是远征军,依旧是草鞋。
当然了,还有穿回力球鞋的,这个就另类了,这个应该拍摄于抗战结束后。
还有就是关于八路军的,比如,有人会说,国民革命军第八集团军,国民革命第十八路军,反正自己给人家编了好多番号,比如这位八路军战士,人家的臂章没露出来,仅仅因为帽徽,就说是国军,而且似乎对国军序列里的八路军存在诸多的错误认知,比如,国民革命军是国民党,怎么可能是八路军这种说辞。这张照片是美国记者福尔曼拍的,1944年。
人家是货真价实的八路军,非得说成是国民党军,这里有个知识点,国民革命军是一个武装组织的称号,在这个序列里,有国民党军和共产党武装,平时说的国军,特指的是国民党军,当然了,国民革命军也可以叫国军,这么说我党武装八路军是国军,也没有错,都是国军序列嘛,要看语境。
另外提一嘴,这个国军序列,不是能进就进的,在序列里,就是正规存在的,不要小看番号,有了番号,才有能够承认的身份。
另外对于这个德式师存在着一定的误解。
很多果粉迷恋于中央军德式师,这种迷恋完全是一厢情愿,因为把对于德军的情结,完全移植到了德式师身上,德式师在淞沪会战就损失殆尽了,而剩下的部队,就是德盔师,中正式真的不是人手一把,很多人还是汉阳造,而且,汉阳造是全国部队的绝对主力。
再有,前期八佰上映,里面有枪毙日军俘虏的场景,很多人为此叫好,其实有个事实,抗日战争中,特别是前期,几乎没有俘虏,所以就更不存在枪毙俘虏的事情,而且,俘虏日军是重大的战果,没有哪个指挥官会不看重这种战果,当然了,私自解决这种事会发生,但是发生在淞沪会战中,可能性为0。
《八佰》也能够逼疯我,作为军迷我0容忍,当然了,有人会说,艺术是艺术,需要升华,这个观点我同意,但是得分地方,四行仓库这种小规模的战斗,并且信息都是透明的,生生给拍成了上海(斯大林)格勒谢晋元(巴甫洛夫)大楼,认知上实在是接受不了。
另外就是孙立人活埋俘虏的事,也不知道是谁传出来的,没准就是王楚英瞎说的,有人还真信的劲儿劲儿的。
分不清东北抗日义勇军和抗联的。
吹嘘张灵甫的。
等等等等,足够逼疯一个军迷了。
另外,很多喜欢传照片拉粉丝的博主,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也不想想照片的出处,一个照片至少有五种不同内容的文案,我也是醉了。
为什么绝地求生不出加特林重机枪和巴雷特狙击枪?
在加特林设计服役之初是分给炮兵用的重型装备。光是操作一挺加特林重机枪至少需要5个人(射击至少两人,装弹药两人,指挥一人)。而玩CF的时候看到过用巴雷特抵肩射击,在游戏里威力十分巨大,而在现实中这么玩是绝对不可能的。手动版,这还是进化版的加特林电动版的加特林,一般安装在飞机和汽车上
而在绝地求生等吃鸡类游戏已经有能一枪毙命的大威力的狙击枪,再加上巴雷特似乎也没必要了。而加特林的话重量太重一个人肯定是扛不动的,而且为游戏平衡肯定是不能怎么玩的,毕竟连大菠萝都被削弱很多而且还只存在空投里。同样是用12.7口径子弹,那么现实中使用巴雷特和这个样子差不多
像荒野行动plus版本中出现的直身机载具和RPG已经严重破坏了游戏平衡机制,玩家游戏体验极差,所以为了游戏平衡刚枪吃鸡才好玩。
为什么印度每次阅兵都要叠罗汉表演各种杂技?
201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式,先进的军备、英姿飒爽的军人们,各自从广场前缓缓经过,回顾我国以前的艰难岁月,不禁让人百感交集。阅兵式,是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它不仅展示了各国部队的建设成就,而且可以振军威、鼓士气。
阅兵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当时我国周朝时期、古埃及、罗马等国,就已经有过阅兵活动,随着历史发展,各国在重大的节日上,也都会举办阅兵式,根据国家的传统不同,阅兵过程中展现的形式也不尽相同,而印度,显然是让众多他国接受不了的那种。
试想一下,在如此严肃的场合中,一排排在摩托车上叠罗汉的部队,从你面前开过会是什么感觉,不仅如此,这些士兵们,还会在车上做出各种各样的杂技动作,场面略为滑稽,甚至十分奇葩,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印度国人觉得毫不稀奇,这是国家的文化特色仍记得2015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在看到印度边防部队,表演的摩托车叠罗汉特技时,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观礼结束之后,奥巴马笑称:“以后再也不要开摩托车了”。
由此可见,这样有失严肃的表演项目,其实是许多国家、人民,没有办法理解的,但在印度,摩托车叠罗汉背后,其实与国家文化有关。
印度边防部队,又称为BSF,其中的摩托车队名为“Janbaz”,成立于1990年,在印度语中,是“冒险家”的意思。
自1992年开始,摩托车特技队频繁地出入于共和日阅兵仪式中,随着历史发展,逐渐演变为阅兵庆典的重要项目,被取名为“魔鬼突击”。其中,最为出名的项目,是189位骑手,同时“骑乘”34辆摩托车,场面十分壮观。
历年来,印度2006年阅兵式、2011年阅兵式,都有Janbaz的身影,而且,表演形式也在推陈出新,演变出越来越多高难度、眼花缭乱的风格,比如11年的“飞人”造型、“丘比特”造型等。
这样新奇、壮观的表演,让广大印度人民十分折服,一度被评为国家级表演上,最让人期待的项目。在印度人看来,这项表演,不仅体现出边防部队保家卫国的能力,在其他方面,一样能表现出高效、精准和无私奉献。
热爱挑战极限,不断刷新各项记录另一方面,这其实也与印度人性格有关,就是不断挑战极限、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摩托车的驾驶技术,来源于历史文化的积淀,能够在这层文化上,继续以“叠罗汉”的形式延续,并且以精湛的技术来刷新自己,自然受到鼓舞。
根据相关记载,2006年印度阅兵式上,26位摩托车骑手共同在三辆摩托车上,叠成金字塔的形状,以1分16秒行驶了一公里,创造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两年后,在2008年,印度挑战自我,以251位队员,共同在11辆摩托车上搭建人形金字塔的形式,将前一项纪录打破,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2015年共和日阅兵上,印度摩托车队表演了“孔雀开屏”、“美洲虎”、“莲花”等新的创新组合项目,吸引了全国人民的注意,这一项特殊的文化,在印度当地已经扎根颇深,不知道,在下一个印度阅兵式到来之时,Janbaz又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精心的表演呢。
印度人对“叠罗汉”的痴迷,哪里都有“叠罗汉”这一形式的活动,常出现在印度传统宗教中,尤其是黑天圣诞节期间,印度教的教徒们,会举行各种活动,庆祝传统的克利须那神诞辰,其中,最为流行的便是以“叠罗汉”的方式,来摘取悬挂在高空中的酸奶罐。
这一天,印度教徒会穿上统一的彩色服装,组成不同队伍参加比赛。为了吸引观众,组织者们不断提高奖金额度,酸奶罐的高度也越来越高,最高可达15米,虽然历史上,叠罗汉曾出现过摔伤事故,但印度人依旧乐此不疲。
此外,印度人多,造成了交通承载量巨大。根据2019年世界人口报告,印度的总人口已经达到13.7亿,庞大的人口红利下,的确给印度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优势,可不大的国土面积,让“挤一挤”成了印度人的代名词,尤其以“扒火车”最为出名。
无论在外人看来有多么奇葩,摩托车“叠罗汉”到底也是反映出印度的国家文化,文化没有高低贵贱,在尊重他国文化这件事上,我们都应该持之以恒。
cf战场模式火箭兵怎么控制?
火箭兵的瞄准方式跟打枪不一样,用最上面的横杠来对准要打的地方就OK了,用中间正方形框来瞄准根本就是打鸟的。
火箭兵开局不能和敌人正面交锋,因为火箭兵和轻炮兵开局是最废的:一个技能都没有啊!爆破虽然没了C4,死后还有手雷,重甲有很厚的血,医疗能回血,突击兵换弹快。火箭兵呢?一杆枪和550的血什么都没有了,所以火箭兵开局要速度杀小兵,看到人能跑就跑,如果那个人真没血赚他一个也是可以的。刚到5级的时候火箭兵就开始崛起了,一炮一个,技能冷却时间8秒,别的兵种都十几二十秒的(据说爆破兵C4冷却20秒左右,也就是丢完一个C4后没丢第二个火箭兵估计都可以开3炮了),到火箭兵20级的时候更是逆天了,冷却时间缩短为6秒,伤害跟C4差不多只是范围比C4小了。
火箭兵是以杀人、抢点为目标的,从火箭筒跟C4不相上下的威力和超快的冷却就能看的出来了,杀人非常快,后期每人2000血的,火箭兵的技能冷却6秒更是有非常大的优势,因为爆破1个C4肯定搞不死你2000血吧?至少要两三个,可你是你呢?没等他丢第二个早开3炮了。火箭兵抢点也不错,远远的看到别人在抢东西,想都不想先往里面打一炮,先把里面的人血打掉一半以上,等你人进去了再往开一炮,基本人都死了。爆破兵抢点也不错,也是人没进去先丢个C4引爆了再说。
火箭兵建议后期找人杀之前先炸几个小兵提升火箭筒威力,这样有利于杀人(死亡之后威力重置)。
但是火箭兵拆塔比直接用枪打还慢这是真的,一只玩火箭兵的我这点我是承认的。
本人+9的火箭兵(为了+10已经失败了40次了),希望我的看法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