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武士能转职吗,DNF游戏中哪个职业的转职光环最好玩

2023-04-09 13:00:05 164阅读

黑暗武士能转职吗,DNF游戏中哪个职业的转职光环最好玩?

转职光环是dnf中最特殊的光环,不需要你氪金,只需要经常泡pk场,你就能够拿到它。相比较传统的节日套光环,联动光环,转职光环加入了角色人物的动作,各职业还有其独特的设计,视觉效果非常出色。虽然只有一年期限,转职依然值得拥有。哪个职业的转职光环最好,我个人比较喜欢这几款。

剑魂

剑魂的光环带有一觉得部分特点,数把光剑环绕己身,看起来很华丽。

黑暗武士能转职吗,DNF游戏中哪个职业的转职光环最好玩

男大枪

男大枪的激光炮造型,看上去极为惊艳,还有一道光柱从天而降,这个光环我估计没有不喜欢。

蓝拳

蓝拳是游戏中的拳术大师,这个光环是一道影子与自己对打,非常有创意。

召唤

召唤的转职光环,是魔力转圈圈,最好玩的光环就是这个,特别可爱有趣。

混沌魔灵

魔灵的转职光环为召唤几个异次元宝宝,这几个搞怪的宝宝设计上别有特色,加上魔灵的体格,整体上非常好看。

黑暗武士

这个光环应该是最别致的,一副黑衣加身,秋风萧瑟中大侠的既视感,不知道大家觉得如何!

当然,还有一些职业的光环看上去也不错,你们有没有要补充的,来来来,一起在评论区聊聊。原创手打,欢迎您点赞与关注,您的留言是我最大的鼓励,么么哒!

历史上最为狂妄的将军是哪一个?

至1942年1月2日下午,日军第3和第6两个甲级师团对长沙的围攻已经进行了48小时,长沙城的东、南、北三个方向同时战火连天,戴罪立功的李玉堂指挥第10军死战不退,日军虽有小股渗透现象但并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而在岳阳的日寇第11军前进司令部里,作战主任参谋岛村矩康大佐多次请求司令官下达反转令,阿南惟幾硬是不允。

第二次长沙会战是1941年10月结束的,薛岳的第九战区固然损失惨重,第11军各师团伤亡也是不轻,仅仅时隔两个月之后的12月份,日军就再次发动对长沙的进攻本身颇为勉强。东京大本营仅仅将其界定为“牵制性作战”。无非让第11军向南突击一下,让陆军二级上将薛岳紧张一下,从而使第九战区不敢抽兵增援第四战区,确保广州日寇第23军顺利攻占香港,因为就在这个月的7日,太平洋战争已经爆发!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军大本营已经从“中国派遣军”调出了第5、第18、第21、第33、第38等精锐师团,第11军所属的第4和第6师团也划归大本营直辖,也就是随时准备调出的意思,东京甚至通知阿南惟幾,第3师团在“某种情况下”也可能调走。在如此兵力紧张的状态下,第11军的牵制性作战最多只能“虚晃一枪”,根本不具备攻占长沙的条件、也没有这个作战任务。

然而薛岳琢磨出来的“天炉战法”给了阿南惟幾致命的错觉,战役于12月24日打响,强渡新墙河之后的日军各师团“进展”非常顺利,当面的中国军队纷纷溃败。因此第3师团长丰岛中将和第6师团长神田中将,在渡过汨罗江后均发来电报:要求在追击中“直取长沙”,参谋长木下勇和作战主任参谋岛田表示反对,认为此举超出了作战计划所规定的范畴。

因为华南方面的日军自12月18日开始进攻香港后,到圣诞节时英军已经投降,第11军的牵制作战目标遂告完成,理应收兵。然而狂妄的阿南惟幾不顾幕僚的反对、不顾兵力严重不足,不顾脆弱的补给线随时可能被切断,仍然于12月26日给前线部队下达了攻击长沙的命令。作为天皇侍卫官出身的阿南,为了说服参谋军官们,还罗列出五条必取长沙的理由。

第一是给重庆政府以“无声的威胁”,第二是把第九战区向华南转进的部队抑留在湖南,第三是证明给薛岳看看,调出若干精锐的第11军仍然有强大的攻击能力,第四是让湖南百姓感受到重庆政府的“不可靠”,第五是可以威胁第六战区的江南部分。接到报告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认为这五条“全是屁话”,要求阿南惟幾不得偏师深入,是否攻取长沙需要等候大本营和总军的通知。

然而就在这一天,阿南得到了东条英机在大本营会议上曾经夸赞第11军的消息,大意是薛岳试图牵制第23军进攻香港、而第11军又有效地反牵制了薛岳,效果大大地好。于是阿南惟幾感觉以目前的战果实在跌份,他在日记里写道:“对此深感惭愧,期待进一步发动一场果断的攻击”,因此不待“中国派遣军”回复,就以空投通讯筒的方式独断命令前线日军继续推进,将顶头上司畑俊六的命令抛在一边,阿南也是狂得没边了。

及至1月3日下午,攻城日军的身后已经出现了中国军队30个师的番号,薛岳的“天炉大阵”渐次形成,第11军的幕僚们急得快哭了,集体要求阿南惟幾下达撤退命令。然而狂妄的阿南仍然不为所动,坚持要再打打看,他认为只要第3和第6两个师团的鬼子们能在当夜破城,日军仍然能够依托长沙赢得战场主动权。傍晚时分,最先赶到的王甲本第79军先头部队,袭击了日军留在后方浏阳河渡口的一个工兵中队,百余鬼子全部就歼。

这就意味着第九战区的合围正在开始,在岳阳,第11军参谋长、副参谋长、作战参谋们围着阿南惟畿恳请下达“反转令”,阿南仍然在坚持:“第6师团投入战斗不久,还没有收到战果理所当然,不能过早停止进攻,还应该观察一下”,就在僵持中浏阳河渡口被袭的情报送达,阿南惟畿登时呆若木鸡,硬撑了五分钟后吐口:“好吧,反转”,说反转是好听的词,其实就是北逃。

已经晚了,第九战区调集的合围部队除第74军没有到达战场外,其他九个军全部在攻击线就位,1942年1月4日黄昏,薛岳在岳麓山指挥部下达总攻击令:以罗卓英为南方追击军总司令,率四个军向北压迫追歼日军;以杨森为北方截击军总司令,指挥留在敌后的两个军截击长岳古道断敌归路;以傅仲芳为西方截击军总司令,自西向东侧击溃退中的日军;长沙守军第10军亦转入追击作战,三湘大地烽烟起,漫山遍野杀鬼子。

日军两个主攻师团在第40师团的接应下狼狈逃窜,在中国军队的围追堵截之下,仓惶北撤的日军每退几公里都要扔下一片尸体,负责侧击的第37军140师甚至直接攻入岳阳郊区炮轰火车站,正在调动全部空军掩护撤退的阿南惟畿也被吓了一跳。直到1月16日,日军大部才艰难退至新墙河北岸原阵地,第三次长沙会战落幕。狂妄的阿南惟畿虽然承认战败,但是仍然硬撑着面子,离开岳阳回武汉前在黑板上写道:“今更莫把惊惧生,兵家胜败是常情”。

此次会战日军战报宣称战死1591人,负伤4412人,而第九战区公布击毙日军33941人,击伤23003人,双方的数字如此悬殊,说明既有薛岳夸大的成分,也必然存在日本人大大缩水伤亡数字的事实。至于第11军中将司令官阿南惟畿,却非我们想像那样被“撤职查办”,首相兼陆相东条英机深知阿南虽然狂妄自大能力一般,但与皇室关系深厚且军界人脉广泛,因此对11军的大败进行了冷处理,并未严厉追究阿南惟畿的责任。

半年之后,阿南惟畿居然荣升关东军第二方面军司令,日本人咋了?高层腐败也是家常便饭。

明日之后武士怎么样把刀竖起来?

转职为武士后,学习斩击者技能,可以跳砍,把刀竖起来。

中国古代的武将都有什么官职名称?

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汉武帝时,在经学的推动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被合称为三公。伺候,三公便逐渐只用在加官或者追赠时,成为了一种尊贵的虚衔。张居正八个虚衔中最有一个便是太子太师衔。

【九卿】2

1、太常(秦与汉初为奉常)长官宗庙祭祀和国家之礼

2、光禄勋(秦与汉初为郎中令)掌管宫殿中的警卫

3、卫尉,掌管宫门的警卫

4、太仆,掌管皇帝车马

5、廷尉,掌管司法条例和审判工作

6、大鸿胪(秦典客,汉景帝改大行令,武帝改定),掌管外交和少数民族事物。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物。

8、大司农(秦治粟内史,汉景帝改大农令,武帝改定)掌管粮食和财政支出。

9、少府,掌管专供皇室使用的山海池泽的税务工作。

【司寇】3

司寇,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空、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各诸侯国亦置此官,职掌同周,楚、陈等国称司败。后世也用作刑部尚书的别称。

【令尹】4

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其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令尹主要由楚国贵族当中的贤能来担任,且多为芈姓(熊氏、若敖氏、薳氏、屈氏、昭氏、景氏、彭氏)之族,亦有少数外姓之人为令尹(吴起、黄歇、李园),实不多见。

【大夫】5

古代的一种官位名称,春秋战国时,臣子按等级分为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可享有封底,且职位可以世袭。隋唐后,大夫成为高级官阶的统称,清朝时,高级文级官职称大夫,武职称将军。

【士大夫】6

旧时即可指官吏,又可指声望、地位较高的知识分子。

【左徒】7

左徒,是周朝楚国特有的官名,中原诸侯国无。史记载春申君与屈原曾任左徒。《史记·楚世家》:“楚考烈王以左徒为令尹,封以吴,号春申君。”,又《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后人亦以左徒作为屈原的别称。

【上卿】8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都有卿,分上、中、下级。上卿相当于宰相,位在大夫之上。《左传·成公三年》:“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

【太师】9

太师分两种,一种曾为“三公“之一,后多为大官加衔的虚职,表示恩宠。另一种是“东宫三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太傅】10

即使古代“三公”之一,又是“东宫三师”之一。

【侍中】11

侍中,古代职官名。秦始置,是列侯以下至郎中的加官,没有定员,为丞相之史,以其往来东厢奏事,故谓之侍中;西汉时又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文武大臣加上侍中之类名号可入禁中受事;西汉武帝以后,地位渐高,等级直超过侍郎;魏晋以后,侍中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唐宋该职得以沿置以至元;元以后废止。

【宰相】12

一个很宽泛的官职称号,在中国历史上,凡是担任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的人都可称为宰相。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御史】13

御史,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置,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秦以后设置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主管纠察官员过失等。如韩愈曾担任监察御史,海瑞曾担任南京右佥都御史。

【太尉】14

辅佐皇帝的最高武馆,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至元代被废除。

【参知政事】15

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唐制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之外他官任宰相职,给以“参知政事”等名义。以参知政事为副宰相。简称“参政”。

【军机大臣】16

清朝时负责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必要机构,始称"办理军机大臣",后来又改为"军机处大臣上行走"、"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简称"军机大臣",俗称"大军机",雅称"枢臣",是军机处的官职之一。

【学士】17

学士,即文学之士的简称。明清之前大多是主管典礼、编纂、撰述或者皇帝的侍讲、侍读,还有的草拟奏令,参与机密。宋代的学士是个虚衔,专门为那些需要礼遇的大臣或文学之士而设。明、清两代则殿阁学士实际上有着与宰相相当的职权。

【尚书】18

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初为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和兴盛期,唐在隋的基础上将六部确定。

六部:吏部 ( 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 )

户部 ( 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 ) 礼部( 管典礼、科举、学校等 )

兵部 ( 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 )

刑部 ( 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 )

工部 ( 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

【散骑常侍】19

魏晋以后所设官职,合汉代“散骑”及“常侍”两职之官名。为皇帝亲信,跟随皇帝左右,以备皇帝顾问,地位颇为尊崇。宋代不常置,金元以后废除。

【太子洗马】20

秦汉时设置,清末废。起初是太子的侍从官,负责辅佐太子,教太子政治、文理等。后来逐渐演变成专职掌管书记文件的官员。

【枢密使】21

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的枢密院的长官,始置于唐后期,以宦官充任,五代时改由士人充任,后又逐渐被武臣所掌握,办事机构也日益完善,枢密使把军政大权握于一己之手以便宜从事,枢密使的职掌范围扩大到了极限。到了宋代,枢密使制又发生了变化,其任职者由五代时的武将逐渐转为以文官担任,职权范围逐步缩小。宋代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权利与宰相一般,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经略使】22

经略使一职为临时性的差遣。金末,曾在被蒙古军攻破各路设经略使,总理一方军政。元初,曾以史天泽为河南经略使。顺帝至正十八年(1358),以中书参政普颜不花等为经略使,赴江南各省督察军律。明清两朝,凡遇有重要军务时即特设经略,统理一省或数省军务,职位高于总督,事毕即罢。清中叶后不设此职。

【节度使】23

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使”。《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卷唐纪二十六有载: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景云二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书记和司令职位。

【刺史】24

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25

也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巡抚】26

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

【都督】27

参见“经略使”条。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岭记》:“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刘肇基是驻地方卫所的军事长官。

【总督】28

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知府】29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登泰山记》:“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郎中】30

战国时指宫廷侍卫。从唐至清以来指尚书、侍郎一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物。

【长史】31

最早设于汉代,当时丞相和将军幕府皆设有长史官,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或幕僚长,将军下的长史亦可领军作战。品级高下视所属机构而异,从三品至七品不等。

【侍郎】32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地位次于尚书。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各部的副职,相当于现在的部长、副部长级别。

【参军】33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代以后地位渐渐变低,多事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慢慢变成了地方官员。

【都尉】34

都尉是秦汉时代重要的中高级武官,职位仅次于将军。

【校尉】35

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唐以后地位渐低。

【司马】36

司马,战国时是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隋唐时是州郡太守的属官。

【抚军】37

参见“巡抚”条。《促织》:“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又称作“抚臣”,如“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左右拾遗】38

唐代谏官名。唐武则天时置,分属门下、中书两省。其职掌和左、右补阙相同。北宋时改为左、右正言,后随设随罢。

【宫廷内侍】39

又称太监太史、记史,管文书。

【县令】40

县一级行政长官,又称“知县”。《孔雀东南飞》:“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教头】41

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提辖】42

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从事】43

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里正】44

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如《促织》:“令以责之里正。”

【里胥】45

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促织》:“里胥狡黠,假此科敛丁口。”

【博士】46

战国时期,专门教授诸子、诗赋、术数、方技等科目的教官的官名。秦朝有诸子、诗赋等博士,汉朝有五经博士。唐朝有太学博士、太医博士、律学博士等,都是教授官。明、清时,仍然设有此官职,国子博士和太常博士,还有孔孟及如家诸族的世袭官五经博士。

【国子监祭酒】

47

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主管这些最高学府的教育行政长官就是祭酒,与现在的大学校长相似。战国时荀子就曾三次当人稷下学官的祭酒。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也都担任过国子监祭酒。

【学政】48

学政是“提督学政”的简称,由朝廷委派,主持各省院试及督查当地教育情况的官员。

【太史】49

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后来职位渐低,秦朝称太史令,汉朝属太常,掌天文历法。司马迁就做过太史令。

【太医】50

周代为主管医务政令的医师,秦、汉两代设太医令丞。魏晋南北朝沿袭汉初时的设置属于少府。隋设太医署,宋改称太医局,元改太医院,明代沿袭。后泛指专为皇室治病的医生。

幻想三国转职要求?

转职要求:

1.武士转职武士,自身有抗物40点玄10点,将技能固若金汤修补完。

2.武士转职男文,其速度超过一般全速速文,乘一转狮子或一转赤兔是所有文人中速度最快的。

3.武士转异人,异人本身加全速有0.1的速加成又加上武士转前粼波微步的加成+10%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