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黄金小刀,菠萝的好处及吃法
cf黄金小刀,菠萝的好处及吃法?
好处——美容
菠萝还具有美容的功效,可以作为爱美女性保持肌肤容光焕发的一种水果。
吃法:
一、黄金菠萝饭
1、用小刀小心地将半个菠萝的肉挖出,不要将菠萝壳划破,切掉菠萝中间的筋扔掉,用淡盐水将菠萝肉浸泡5分种后沥水切丁;
2、将鸡蛋打散后下油锅炒好待用;
3、将除菠萝外的所有切丁材料下油锅翻炒3分钟左右后,倒入米饭一起翻炒3分钟左右,再倒入炒好的鸡蛋,用锅铲将鸡蛋捣碎,倒入切丁的菠萝翻炒至米饭上色(即米饭粘上菠萝里炒出的的汁水有些微黄),撒上适量咖喱粉、胡椒粉和盐调味炒匀;
4、将炒好的米饭盛在菠萝壳内即成。
河南南阳市桐柏发现特大型金矿?
近日,河南省地矿局在南阳市桐柏县朱庄镇围山城一带发现一特大型金矿。
共发现16个金矿体,估算可获得金储量31.55吨,属于特大型金矿;年底有望突破50吨,这是河南省三年来金矿勘探又一重大成果。
要说金矿的开采有利也有弊
有利的一面是可以通过对金矿的开采,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推动当地的就业,比如说开采金矿以后,当地可以建造一些金矿的加工厂,来谋取利益,然后再建个金产品的加工基地,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带动当地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可以利用金矿的优势来发展旅游业,吸引人们来旅游。
弊端就是开采黄金会给环境带来严重影响。采矿是一个低效过程,大片土地会为了获取少量黄金而遭到破坏。从矿石提取黄金涉及使用高毒性化学品,会最终渗漏进环境中。在工厂加工黄金还会进一步造成污染。最后,废弃的矿山也会继续毒害周围环境,如雨水冲刷走有毒化学品和矿石等。
氰化物
岩石中的黄金通常浓度很低。为了从岩石获取纯金,需要将岩石溶解。氰化物是这一用途的最有效化学品。然而,氰化物对人有剧毒,并且提取黄金需要的大量氰化物往往最终会进入环境。氰化物对人类和动物都是高度毒性,不足一颗谷粒大小的量就足以杀死一个人。
汞
与氰化物一样,汞也用于从矿石提取黄金。这种方法涉及将汞与碎石和泥浆混合制成分离黄金和岩石的研磨液。汞很容易被围绕金矿的土壤吸收,意味着会有大量使用过的汞泄露到环境中。虽然现在不太常用,但汞曾经广泛用于开采金矿,并且这些汞还会持续给生态系统造成有害影响。空气污染开采金矿会产生大量空气污染。很多金矿是露天矿。挖掘时产生的灰尘,会给在附近生活的人造成危害。用于提取黄金的有毒化学品气味,以及来自汽车和重机械释放的尾气,都会导致严重空气污染。大多数提取的黄金还会送到加工厂进一步熔炼,这是一个融化清除杂质的过程。这些熔炼设备也会产生大量空气污染。酸性矿水排泄当雨水或地下水冲刷矿山时,就会发生酸性矿水排泄。这些水会流入生态系统,带走矿井中的有毒化学品。国际环保组织发现这种情况甚至可以发生在关闭上百年的矿井。酸性矿水排泄给环境带来长期影响,如杀死鱼类和其它野生动物,以及让人类饮用水变的有毒等。尽管开采黄金曾经是破坏环境的行业,但随着技术进步和工业标准的提高,这种损害已变的越来越小。熔炼厂也变的更加清洁,并遵循更严格的排放标准。矿业公司也采取更严格的防范措施防止酸性矿水排泄,如开采前检查地下的有害矿物质等。但氰化钾仍然是提取的行业标准,因为还没有发现有效的替代品。古代有哪些残忍的菜?
中国古代有很多变态的厨师还有食客,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甚至不顾及人伦常理,只是为了一个“珍奇 稀罕”的名义造成了多少杀虐。
排第一的肯定是“婴儿羹”:
传说这道菜是古代齐王的御厨易牙所创。因为齐王吃够了普通的菜肴,想吃点特别的菜,易牙就把把自己的儿子,活活宰杀,做成菜肴给齐王吃。据说滋阴补肾壮阳,多为南方人和台湾人吃。残忍程度★★★★★
活吃猴脑:
一张中间挖洞的餐桌,食客围桌坐下,餐桌中间有个洞,正好能让猴子的头伸出来,用金属圈儿箍住耳朵上方。厨师拿个小锤轻轻一敲,猴子的头盖骨正中开个天窗。食客们拿汤匙舀那红白相间的猴脑,蘸调料进食。这帮食客吃猴脑儿的同时,那可怜的猴子发出一声声惨绝人寰的叫声……残忍指数★★★★☆
冷汤煨甲鱼鲜活的甲鱼放在有调料的凉汤中用慢火煨。甲鱼是活的,当水渐渐升温后,甲鱼就会因为热而喝汤,调料自然就进入了甲鱼的体内。渐渐火越来越热,看着锅中甲鱼痛苦的翻滚,举箸之人无不兴奋异常。最后甲鱼熟了时,外面的汤和甲鱼喝下的汤,使甲鱼肉味中都有汤的味道,据说鲜美无比。残忍度程度★★★★☆
活叫驴:活驴用架子固定,食客指定某个部位,厨师就把某个部位的肉活活割下来,不顾驴的惨叫。然后厨师或蒸或煮,食客蘸料吃肉,边吃边听着驴的惨叫。残忍程度★★★★☆
烂乳羊:选怀胎快生产的母羊,于火上烤熟,。做成之后取腹中成形胚胎食之,美其名曰“外焦里嫩”。残忍程度★★★☆
脆鹅肠:选好肥鹅三到五天之内只喝清水不喂饲料,排空粪便。做这道菜时厨师拿快刀围鹅肛门割圈,快速扯出鹅的肠子,然后凉拌或者轻煮蘸料。残忍程度★★★
还有烧鸭掌风干鸡
龙须凤爪
鱼翅等等……
古代人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所造的杀孽数不胜数,就不一一列举了。就连现在都有些人还在吃某些残忍的菜肴,愿这些人下辈子投生是他们所吃的动物,让他们体验一下生不如死的感觉。
农村常见的青鱼石有哪些用途?
《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铺中立着箇女娘,鱼魫冠儿,道装打扮,眉间青气现。“这鱼魫冠儿可是件稀罕的宝贝,是古人用鱼枕骨做装饰衣冠。大家会奇怪,这是什么鱼的枕骨?为什么它如此珍贵?它来自什么鱼?怎么才盘得好?
关于鱼枕冠,北宋大文豪苏轼,曾经做过一首颂,叫做《鱼枕冠颂》,里面形容这鱼冠:“莹浄鱼枕冠,细观初何物。”从诗词中,能看到博学的苏东坡,对这顶鱼枕冠也非常好奇,仔细观察想了解鱼枕是何物。
古人所谓的鱼枕,可不是鱼睡觉用的枕头,它是鱼类的枕骨,在西周时期的人们已经拿它来印章,在《尔雅·释鱼》:鱼枕谓之丁。为啥叫它丁呢?
因为它的外形很像古文的丁字,并且在后来更掌握了取鱼枕的技巧后,越来越多的鱼枕被拿来做装饰物,在宋朝一本典籍中《续墨客挥犀》,提到“南海鱼有石首者,盖鱼魫也。取其石,治以为器,可载饮食,如遇..毒,器必暴裂,其效甚著。福唐人制作尤精,明莹如琥珀,人但知爱玩其色,而鲜能识其用。”
可见到了北宋时期,人们对鱼枕的作用和功效,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并且宋朝时期,人们对鱼枕骨非常的热爱,让鱼枕骨在民间受欢迎的程度达到了顶峰,甚至一些贵人们,为了购买一定渔枕骨的桂冠,不惜花费巨资,在《夷坚志》中,就曾经记载了,当时有个女子,花了千五百钱买鱼枕冠的记载。
千五百钱也就说一贯五百钱,这在当时算什么消费水平呢?
宋朝这个时期,一件上好的衣服五百文,一斤羊肉大约要九百文,而一亩好一点的良田,才不过就几贯钱而已,而当时的普通人家的月开支在几贯钱左右。可见这个鱼枕冠属于不算便宜,但是算能让大众接受的装饰品。
不过到了南宋时期,这鱼枕冠就没那么稀罕了,它和鹿胎冠一样,成为了很大众化装饰,逛个街也能买到。但是非常的可惜,宋朝的鱼枕冠,到了现在却找不到文物传世,同时也没有画像保留下来,到底长什么样子,现在是个谜。
虽然不知道它长什么样子,但是在古代的一些典籍中,我们还是能知道它的一些信息。由于古代的典籍中记载,它是呈现一种莹净的状态,估计是经过打磨处理后,出现的一种状态。而在专家的考证中,鱼枕冠的主要原材料,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鱼冠石。
有人会问,我经常吃鱼和钓鱼,但是怎么没见过这种鱼冠石呢?
其实,鱼冠石可不是什么鱼都有,它的来源主要来自于大青鱼,在民间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青鱼石。
说起青鱼石,民间还有很多的称呼:黑鲩石、鱼惊石,现在客家的一些地方,还保留这远古的传统,将青鱼石奉为珍品。称它为鱼惊石,客家人在小孩子出生后,会专门制作一块青鱼石,再用一条红线,将它串好系在小孩手腕上,根据客家的传说,这样的做法,能让孩子趋凶避邪、纳福纳禄、最重要的就是能够防止小孩受到惊吓,所见才叫鱼惊石。
关于鱼惊石也有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在洪荒时期,远古有个善良的村民叫阿青,一天他在河边听到了奇怪的呼救声,他到河边一看,见到了一条非常大的鱼搁浅了,这大鱼有好几米的长,呼救声是在好像在大鱼那里发出的,他当时有点胆怯,没想都这时大鱼却大声的求它帮助,希望能回到河中,
阿青心地善良,最后克服了胆怯,又拖又推的,把大鱼放到了河边,没想都大鱼遇到了水后,忽然乌云密布,天空中电闪雷鸣,鱼在水里打了一个挺,就忽地串上了空中,被雷电包裹着,过了一段时间,阿青看大到一条巨龙在他面前,巨龙为了感谢他的帮助,留下了一块石头给他,并且告诉他,这石头有安神避邪的作用,让他时常挂在身上。
据说阿青百年后,巨龙来接他走,而他临走的时候,他留下了这块石头,人们才知道这块神奇的石头,就是鱼的枕骨,因为这鱼和阿青有关,所以这种鱼被称为青鱼,石头也叫惊鱼石,青鱼石,后来人们发现,小孩子带着青鱼石都能快乐地健康长大,不会受到各种的惊吓,睡的很安康,所以也叫鱼惊石。
但是传说毕竟只是传说而已,鱼惊石也好,黑鲩石也罢,科学的说,青鱼石的来源,其实是青鱼枕骨咽喉之处。可是为何青鱼会在咽喉地方长个石头,难道不怕刮到喉咙吗?
我们知道中国有四大家鱼,分别是青鱼、草鱼、鳙鱼和鲢鱼,这四种鱼类种,青鱼也称螺蛳青。四大家鱼种,鳙鱼还有鲢鱼食物是浮游生物,草鱼是以植物蛋白类为是食物,但是唯一只有青鱼不同,
四大家鱼中,青鱼的野性最强,力气也最大,体形看上去和草鱼差不多,但是它的头比草鱼要尖很多,成年的青鱼鳞片是青黑色。它们都喜欢在水中下层呆着,不喜欢浮上水面的原因,就说它们的食物,都是一些螺蛳、蚌壳、蟹虾等软体甲壳动物。
而为了摄食小螺蛳和小蚌壳生物。青鱼经过了千百年来,在咽喉的地方进化出了一种辅助下咽齿,这样能够更快和更好的压碎螺蛳蚌壳,其位置就在牙齿的上方,大约就说我们说的鱼枕骨的部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长出厚厚的一层角质增生,青鱼吞掉了食物以后,食物的硬壳经过这里,就会被挤压碎掉。
青鱼石大小,主要看的就是青鱼鱼龄,鱼龄越长那么青鱼石就会变得越来越珍贵,特别是现在要找到野生鱼龄比较长的青鱼非常的难了,而家养的话也不会养太久,所以品相好一点的青鱼石头。是可遇不可求的。
并且要知道,青鱼石,可不是青鱼一出生就带来的,小青鱼是没有青鱼石的,通常它们需要养个2到3年,才会长出青鱼石。而到了青鱼石的出现,青鱼进入了成长的高峰期,这时候的青鱼以螺蛳蚌壳为食物,生长速度那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更加农业专家的统计及,成年的青鱼每天能够吃下起码两三斤的螺蛳和蚌壳。而在水库中豢养的青鱼,有些可达140斤之重。
因为青鱼不同,所以它的外形上,会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基本上它的特质就说颜色微橙,状如心形,在取出以后,彻底的风干后,会变成坚硬如石,晶莹剔透,如翠似玉的一种宝石。但是比较原始的青鱼石,不能立即拿出来使用,而是需要经过比较复杂的加工才能成器。
那么如果家里正好养了一条大青鱼,自己怎么取出青鱼石,又该如何地打磨成器呢?
首先,只要是上了年份的大青鱼基本都有青鱼石,不过怎么找到品相好的青鱼石,又是如何完美地取出青鱼石?确实这一点是有点技巧的。
首先要会挑选,因为青鱼成长特点,有人会认为大部分的青鱼都会找到青鱼石,其实这里有个误区,想要得到青鱼石,首先要选体重要超过20斤以上青鱼,并且还需要挑选鱼头,要比较有分量的那种才行。
农村的人,取青鱼石的时候,一般不会挑选20斤以下的青鱼,因为这些的青鱼石非常的小,最多就是只有2厘米左右,干透后重量也不过在3克左右,所以要挑选好的青鱼石,现在确实很难。
要选上好的青鱼石,就需要挑选30斤以上最好是50斤的青鱼,因为根据经验,30斤的青鱼石能找到是7-10克的青鱼石,50斤以上的青鱼,就能找到约有20克青鱼石,百斤的青鱼当然是最好的。
那么挑选了以后,怎么取出来呢?
下面汇总一个,完美获得青鱼石的流程。方法很简单不过就是几步而已
第一步,先选上好的青鱼,青鱼一定要选择重的,因为体积小其实找到的青鱼石,都是白费功夫。
第二步,把鱼头分开,剪掉鱼翅(鳍条)。在清水中浸泡一刻钟。最好进行反复的冲洗,清理干净后,在鱼的咽喉地方,你会发现有一块硬骨头,这其实就是传说中的青鱼石。
第三步,比较简单,就是用工具把青鱼石剔出来,取出来你会发现还有一些的柔软度,为了让它能无坚不摧。还需要一段时期的风干,但是注意不能直接在阳光下暴晒。
这样出来的青鱼石还是原始的阶段,还需要经过处理,经过处理的青鱼石,外貌会变得非常靓丽,给人一种玉石般的质感,并且还有玉的温润透明,可是我们要怎么处理呢?
第一步,耐心地等待青鱼石变成浅橙色,完全干透的青鱼石,会有一种蜜蜡非常类似的质感。
第二步,对干透后的青鱼石进行工具修型,如果家里没有工具,直接就用锉就行了,当然最好的还是使用,不同目数砂纸进行打磨。
第三步,循序渐进地不断打磨,先用2000目的砂纸开始,将青鱼石打磨出一定的光泽度,再用800目等一直打磨,磨到完美状态为之,如果你对比发现,虽然是鱼石,但是却和宝石的差不多,甚至比宝石还靓丽。
注意的是:
青鱼石虽然好看,可是有些青鱼石却会有一股浓重的腥味,这个时候就必须要用香油或者猪油等浸泡一段时间,这样的做法主要是青鱼石吸油,如果用油浸泡十天后再放置风干一周,就能够解决开裂的问题。因为可能你还不知道,其实青鱼石忌水,这样的做法是防止青鱼石开裂和腥味最好的方法,不过也建议日常的时候,遇水之时要把青鱼石取下来。当然如果你用油泡上一年以上更好,可这样的做法减少了盘的时间,让它的色彩更晶莹。
青鱼石当然还能加工雕琢成不同的器具,如手串,如吊坠,如耳环,或者是戒指上的宝石,经过了匠心独具,制作的青鱼石制品,因为明滢似琥珀和蜜蜡,确实让人非常喜欢,令人爱不释手。
并且我们现在知道,所有的鱼类中,也之咽喉青鱼才具有质地堪比玉石的青鱼石,更难得的是青鱼石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所以深受人们的赞誉。而青鱼石在中国的使用历史悠久,因为青鱼的传奇和各种的传说青鱼石和青鱼石粉,也成了许多小说中的一种,具有神奇作用的道具。在小说《鬼吹灯》等中均有它的身影出现。
扩展资料
日常对于青鱼石的护理也很重要,因为青鱼石成分为角质蛋白。我们在日常的佩戴中,需要注意干湿变化,尽量少让它经历风吹日晒,特别是夏天也要注意,不能直接在空调下直吹,当然它是最忌水的,却非常喜欢油脂,所以为了让他不崩裂。最好的方法,是将它放置在密实袋中,或者自己首饰盒内保存,而且在上面稍润油脂。但是不能使用食用油,因为食用油和它的作用在一起,会容易发霉滋生细菌。
并且青鱼石虽然青鱼石用手指甲划不掉,但是却最忌和金属等坚硬物剐蹭,这样的结果就是产生划痕。不过经常盘玩后的青鱼石会出现包浆,一般几年到几十年下来,青鱼石的包浆后效果,就非常像老琥珀开片,具有让人惊艳的美感。
不过,奉劝一句,盘玩青鱼石可千万不要误入歧途,因为青鱼石即便在珍贵,其价值比起玉石来说,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它更适合做为一种爱好和兴趣。
你对青鱼石怎么看?
民国时期四川的袍哥是一群怎么样的人?
哥老会最开始为天地会分支,发源于清朝初期,逐渐流入四川,乾隆年间融合了当地异姓结拜团体啯噜,哥老会在四川便通称为袍哥。
随着势力扩展,晚清时期袍哥主要活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组织成员从店铺杂役到本土绅商,在湘军等军营中也发展极快,不少知识分子也参与进来,几乎分布于各行各业,三教九流,抱团取暖。因此有仁字号旗士庶绅商,义字号旗买卖客商,礼字号旗耍刀弄枪的说法。
可以说是明末无白丁,清末无倥子。在清末民国初期,四川当地人袍哥盛行,民众甚至以做一个袍哥为荣。据说有袍哥身份的就占70%以上,这当然是有一点夸张的说法,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袍哥文化,码头文化。晚清之际,许多袍哥首领在保路运动中非常活跃,吸纳本土的身家清、己事明之人,以袍哥组织作骨干,联合民众,许多地方新军将领和之后的小军阀就是袍哥。可以说,四川之独立,哥老与有力焉。
清末的袍哥已经分为了清水和浑水,清水有金带皮和下九流,浑水等级森严,有舵把子,社长,老摇,边棚老管,管事,跳滩匠多个层级。总体来说,袍哥的内部排行可以分五个等级,分别被称为头排、三排、五排、六排、十排。一般来说,袍哥每年都有几次会期,如正月办春台酒,腊月要办团年会,还有不定期的迎宾会,而最郑重的一次就是农历五月十三的单刀会。
在一开始,袍哥还是以反清复明为主要思想,大量吸收了天地会的组织形式与联络办法,采取开山堂仪式。参加袍哥,有一套复杂的程序:
最初是先恩拜四兄(恩兄、承兄、保举、引进),堂内接受“栽培”,确定“排行”。然后才可以称兄道弟,成了正式的袍哥。对于那些有功的,原先的老袍哥,根据业绩,也要在会上论功行赏,办理“提升”。传统性也生动表现在袍哥身上,他们在伦理上鼓励忠义,以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八德(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信条,故而又被看作是洪门分支。袍哥是令清政府头疼的一股民间力量,清代的多次农民起义,都有袍哥的身影,如李永和、蓝朝鼎、李蓝之乱。清末的反洋教运动,排斥传教士,一绅二粮三袍哥,大足教案就是袍哥所主导的。
袍哥的运行规则是,内事不明问当家,外事不明问管事,不能轻易自作主张。袍哥的码头和联络站绝大多数是在茶馆,经常由红旗大管事坐堂负责,一般老么则是新人组织者,方便沟通。
袍哥顶敬三把半香,一敬羊角哀左伯桃,二敬桃园三结义(即刘关张),三敬水浒梁山,半把香是给瓦岗,但瓦岗兄弟失义,洛阳斩单雄信,秦叔宝抱头痛哭,义未全终,故而只得其半。不过对待叛徒,袍哥首脑从不拉稀摆带,往往是三刀六个洞。如果有小弟犯了事或有困难,头面人物会站出来捞梁子,实施互助。在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清代的永宁(今叙永)的郭永泰,正式开荩忠山,设置山水香堂,以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印信相号召,举办盛会,张灯结彩,大排香案,这就是堂会的开始:
会盟者即达四千余人,不久荩忠山哥弟遍及各省,而开山立堂者尤以四川为最。不过,袍哥组织无论是清水浑水,都有一套内部使用的"切口"(隐语,俗称黑话),外人看不懂,平日里互动联络,颇有几分江湖色彩。并且,袍哥们看重同袍情,号称:
你穿红来我穿红,大家服色一般同。你穿黑来我穿黑,咱们都是一个色。兄弟我多在山沟少在书房,只知江湖贵重不知江湖礼仪,一切不周不到之处,望各位挽下袖子,亮下膀子,龙凤旗,日月旗,花花旗,给兄弟我打个好字旗。兄弟当前义为先,上三为天,下三为地,中间乃仁义。三江永泰拜码头。兄弟不材,敬四方英雄;摸摸凤凰头,你我得封侯,摸摸凤凰腰,你我弟兄骑马挂金刀,摸摸凤凰脚,你我弟兄加官又晋爵。虽然会公开谈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汗衫打伙穿,婆娘打伙睡。但是,袍哥当然也需要赚钱吃饭养家糊口,来用于日常生活开支。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那些资历老的袍哥,投资基金或产业。二是小弟们拜码头、开茶馆的各项收入。三是设置赌博场、抽头吃利。四是经营烟毒、囤积粮食油脂等不正当收入。五是偶尔贩卖枪支弹药武器等,挣点外快。六是少数“保烟帮”帮伙保镖,合作商会,提成并收百分之二十或三十的保镖费。到了民国时期,袍哥这一组织发生了非常大变异,与青帮、洪门为当时的三大民间帮会组织,也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一个过去。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