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道具卡,想问一下各位大手子

2023-04-01 21:51:03 150阅读

复仇道具卡,想问一下各位大手子?

这片子是1966年的影片《姜戈》,这把机关枪是姜戈从他拖着的棺材里拿出来的,端的是神鬼辟易,满屏屠杀,赚饱了人们的眼球。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型号的机枪呢?

影片一开始姜戈就拖着装机枪的棺材在戈壁中艰难的跋涉,小镇上的失足小姐姐问他:“大哥,里面装的嘛玩意儿?拖着不累啊?”

复仇道具卡,想问一下各位大手子

姜戈回答:“大妹子,别问!这里头装着个死鬼,叫姜戈…”

咳,我们再看看影片的时间背景,很鲜明的西部牛仔时代味道,结合铁路、墨西哥人、马拉车、戈壁,可以看出一副当年19世纪中后叶美国西部的感觉。

我没有细致研究过《姜戈》的历史背景,但从影片体现的内容来看,有类似当年3K党的红巾团伙,有墨西哥人,有穿着南北战争时期军装的龙套,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姜戈》的背景应该是南北战争以后。

影片中矛盾重重的双方,无论是红巾还是墨西哥革命军,都很明白的表达出了时间背景,1820年-1834年墨西哥革命平息,1846-1848年美墨发生战争,德克萨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被美国夺取,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大量破落的南方军老兵组成了白人至上的3K党。即使有改变,也大抵不会脱离19世纪后半段的美国历史。

也正是因为美国西部几个州的畜牧业因为铁路的连通而兴起,由此诞生了经由堪萨斯中转的西部货运业,大批牛仔也是这段时间产生的,他们在美国的西部大开发中诞生了一段别具特色的历史。又因为美墨战争之后的动荡以及大批移民的涌入,美墨边境长期至少在进入20世纪之前,都维持着一种兴盛、贫瘠但又混乱的局面。不过影片很明显扯不到20世纪,它顶多是南北战争后十年模样。

所以我绞尽脑汁回忆了不少武器,想从记忆中搜罗到一些关于这种机关枪的痕迹,但最终发觉这是徒劳的,因为时间线完全对不上,影片中的机关枪就压根不可能出现在这个时代,相较于影片中出现的其它武器,姜戈的机关枪可以说是神剧中的玄幻道具了。

怎么说呢?姜戈机关枪的枪口被设计成了多管的加特林结构,嗯,姑且可以这样判断,因为它不止一个枪口,而非多管机关枪压根不需要这种设置。加特林虽然改型众多,给枪管做热护套封盖子的也比比皆是,但做成蜂窝煤的真的没见过。

总之我们通过这个胡椒筒式的枪口结构,暂且判断它是挺加特林式的多管结构吧,因为我真心不知道还有什么武器是蜂窝煤枪管的,虽然去掉这坨蜂窝煤,它会更像马克沁的水冷套,就连机匣也很马克沁。

加特林机枪以南北战争后的历史来看并不稀奇,这把武器是1860年设计的,1874年还向李中堂出售过,南北战争后正是加特林机枪的推广期,各种型号的加特林改型多如牛毛,所以影片中的姜戈机关枪很容易因为枪口多孔外观引发误解,让人们以为这是把加特林。

但是请注意了,最大的BUG在此出现,加特林并非一把“全自动武器”,虽然名为机关枪,它却是手摇半自动的,需要通过曲柄的转动,令枪管旋转,利用弹膛的高低切角完成上膛和击发。加特林要想持续射击,就得像过去放电影那样,不停的摇动曲柄,摇快打快,摇慢打慢,拼命摇炸膛。

而影片中姜戈机关枪并没有任何手摇曲柄装置,姜戈从棺材中拿出机关枪后,直接就那样开始拼命扫射,这哪里是加特林?从那方形的机匣和长长的弹链来看,这分明是全自动的“马克沁”,用的还是典型的马克沁式的压板扳机,而且还来了身勃朗宁式的灰钢枪身,估计是意大利道具师对勃朗宁M1919或M2机枪很有爱,觉得这样更美国。

这样BUG便无法回避了,为何弄了个多管结构,却又用了类似马克沁的全自动原理,这两种结构根本风马牛不相及,并非给马克沁多加几个枪管就叫加特林,它们一个是转管式,一个是管退式,拿电焊都焊不到一块去。

更何况马克沁的帆布弹链是专利发明,在此之前,世界上并没有采用弹链供弹的武器,加特林使用的是长弹匣和弹斗、弹鼓供弹,至于后世M134米尼岗采用的输弹滑槽那又是另一种东西了。

换句话说,姜戈的机关枪就是个四不像的怪物,它具备了勃朗宁的风格、加特林的枪口特征、马克沁的全自动设计能力和专利弹链,甚至从影片细节来看,它还具备一、二战时才出现的重机枪轻量化特征,单人即可顺畅的操作和全战斗搬运。看看美国二战时期英雄约翰巴斯隆的雕像,这感觉实在太相像了。

最关键的是马克沁的时间线,作为一把1884年获得专利的武器,马克沁机关枪开启了一个全自动武器的时代,然而它最开始的销路并不好,当时的人认为机关枪太费子弹,又过于笨重。直到1893年英军拿来镇压非洲殖民地时,马克沁机枪才取得了实战战果。而此时美国枪械设计师勃朗宁也才刚刚通过参考马克沁,设计出自己的勃朗宁重机枪。

所以你看,姜戈这个南北战争后的人,又能从哪儿搞到一挺马克沁机关枪呢?就算故事继续推后到19世纪80-90年代,姜戈要想搞到一挺早期马克沁和勃朗宁也比较难。当年一挺机枪的地位与炮无异,产量小销路窄,李中堂都肉痛不已,姜戈不可能得到这种武器。

注意上图,这枪还是2合1扳机,明明后面有压板扳机,却要通过支架握把来击发

有人可能会强行脑补:“姜戈有主角光环,可以自己发明一个呀”!好吧,如果姜戈自己能发明出这种枪,他干嘛还要去当可怜兮兮的西部牛仔?那么我们后世武器历史全都得这样写——“美国武器大师姜戈先生,于南北战争后设计出姜戈式重机枪,这种多管全自动武器集轻便、火力、全自动等特征于一体,开创了人类轻武器的新纪元。括号:同期还有马克沁、勃朗宁等水冷机枪,但都远不如姜戈的多管气冷机关枪。”

好吧,真像了,《姜戈2 复仇之日》的海报,深深出卖了影片的道具师,或者说画海报的这位起码不像道具师那样是个伪军迷,他给姜戈画了挺勃朗宁式水冷重机枪,只是这手托水冷套的姿势能让约翰巴斯隆痛哭一场。

关键是道具师依然死不悔改,气得寡人要飙日语了——这他一抹多的是啥八嘎玩意儿!!蜂窝煤难道就那么美腻吗!!

罗马尼亚电影复仇那个莫多万?

先说个冷知识:罗马尼亚电影《复仇》“莫多万”,也是好莱坞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偶像。

八十年代初期,当我们通过“莫多万”了解到塞尔玖·尼古拉耶斯库时,他早在那二十年前已成为好莱坞行业标杆。在那里,他被称为“世界上最有效率的史诗片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十分喜爱塞尔玖的早年作品《勇敢的米哈依》,反复观摩、爱不释手,最后意犹未尽干脆截了一段画面放进他的电影《外星人E.T》里面。

史蒂文眼光不错,截止2010年10月《勇敢的米哈依》在“历史片”国际总榜排名第三,超过了他执导的《辛德勒的名单》。

八十年代,随着电影《复仇》、《最后一颗子弹》、《沸腾的生活》、《清白的手》、《一个警官的控诉》陆续引进,塞尔玖成了许多中国观众心目中的偶像。

塞尔玖也是罗马尼亚人民心中的不二偶像,人们洋洋得意地说道:“法国有阿兰·德龙、保罗·贝尔蒙多,英国有肖恩·康纳利,而我们有塞尔玖·尼古拉耶斯库!”

不过,英雄一世的塞尔玖到了晚年麻烦不断,先是有个年轻人站出来口口声声自称是他的私生子,要求分家产,后是他的妹妹与他的妻子打起家产诉讼官司。

那么,塞尔玖到底有多少家产?他生命里的最后几年是怎么度过的?辉煌还是落没?

他曾想与施瓦辛格合作一部动作片,最后如愿了没有?

一、天才儿童,王室工程师的儿子

塞尔玖1930年4月13日出生于罗马尼亚高尔基地区塔尔古久。

成年后塞尔玖比较讨厌“典型的白羊”这种说法,不过他自认有这方面特征——“我雄心勃勃,是个完美主义者,我不会放弃任何事情,直到我设法把它做好。”

塞尔玖从六岁开始就有本事让家人经常找不着,他喜欢离家出走,三天三夜泡在电影院里,一部电影反复看上三四遍。

塞尔玖的父亲是一位道路工程师,曾在国王米哈伊手下任职。1948年1月5日,这位老爸遭到了逮捕,最后被判了十五年。

原本他有机会潜逃,最后因为舍不得儿子。

此后,少年塞尔玖基本放大羊,尽管他的叔叔是警察局副局长,也是无暇分身、管不了自己这个“混混侄子”。

据他回忆,十七岁时他混在街头,屁股后头跟着三十多号小弟,“势力范围”从医院、兵营到某大桥,横跨几个街区。他甚至在一所教堂阁楼拥有自己的办公室,每天坐在那里等着各路小弟进贡香烟、酒、干酪、糖果巧克力,甚至包括一杆猎枪。

那一带街头青年有句暗语——“去福尔摩斯的办公室走一趟”,就是指到塞尔玖那里解决纠纷。

那是他生命里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

塞尔玖后来跑去考大学纯粹是为了哄母亲开心,恶补了一年数理化,轻松考上人见人羡的布加勒斯特理工大学。

毕业后,他跟爸爸一样成为一名机械工程师,为了搞科研经常从事水下摄影工作。

日后塞尔玖的水下摄影技术也成为好莱坞同行研摩的对象。

两年后,二十六岁的塞尔玖成为技术总监,在一次行业会议上,他遇到一个大学同学,这位同学在电影制片厂工作,不停向他描述这个行业是多么有趣多么有前景。

“于是,我进入了一个经过繁重劳动后,为我带来名气的领域。”

那么,年轻的塞尔玖拥有怎样的名气呢?

二、上世纪六十年代,塞尔玖在欧美影坛是个怎样的地位?

我们先举个例子,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马小军一群半大孩子偷偷溜进电影院,看了一部十分不益的电影。

这部电影当年一直活在人们的传说里,当然现在没那么神秘了,很多朋友都知道是《罗马之战1》(拍摄于1968年)。

不过,大概很多朋友并不知晓,这部奥逊·威尔斯主演的意大利电影副导演是塞尔玖。

大家伙可能会奇怪,意大利人找他做什么?事实上六十年代不停有外资注入罗马尼亚电影行业,外资押的这个宝,就是塞尔久。

这事儿要从1962年的一天说起,这天清晨,塞尔玖走在上班的路上,一边翻着新买的报纸,头版斗大的字写着——“我国电影《玫瑰的记忆》在戛纳获奖!”

许多年后塞尔玖回忆,他当时拿着报纸“钉在原地”发呆了许久。这是自己拍的处女作,一部Mono相机自娱自乐的黑白短片,啥时得了奖呢?

好消息接踵而至,很快,好莱坞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准备了一张一万美元的支票,购买《玫瑰的记忆》版权。

“尽管我在制片厂是个调皮捣蛋的青年,有很多不良纪录,第二天我还是坐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这就是一切的开始!”

晚年塞尔玖洋洋得意地回忆道。

能为国家赚外汇的年轻人当然是招人稀罕的,1966年,制片厂给了这个年轻人很多资源,让他拍摄史诗片《达契亚人》,基本是要人给人、要枪给枪!

这也是欧美同行羡慕塞尔玖的地方,不差钱,可劲造,漫山遍野的群众演员放眼望去一直堆到天际线。

塞尔玖许多“蛮干”的做法令人恐惧,危险动作戏从不用替身、用真实的炸药而非特效,尽管一个人没死,但厂里开大会表决撤掉他这个导演,不过法国投资方很快提出抗议——导演,还得是塞尔玖。

这部真正的处女作《达契亚人》拉开了塞尔玖辉煌事业的序幕,此后他一路开挂不在话下。

两年后,意大利人又向他伸出橄榄枝,这次是《罗马之战》。当然,厂里不放人,最后这部电影变成了合拍片。

三、《复仇》“莫多万”和“巴拉班”后来怎样了?

基本上铁甲钢盔脑袋上插着羽毛的外国电影中国观众都不爱看、也看不懂,说说我国公映的时装片——“莫多万”系列。

莫多万正如我国评书《烈火金刚》肖飞,是家喻户晓早已存在的传奇人物。

他总是衣冠楚楚、风度翩翩、临危不乱,塞尔玖凭借这个人物,从幕后走到台前,成功转型为大明星。

1980年,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全年译制了十一部影片,包括——《砂器》、《大篷车》、《阿拉伯历险记》、《天平之甍》、《古堡幽灵》、《卡桑德拉大桥》、《啊,野麦岭》、《我的儿子》、《激战的前夕》、《征服黑暗的人》、《走向深渊》还有《复仇》。

《复仇》影响力深远,当时形成了许多俚语流传民间,比如被割了鼻子的林伯那句“我要是知道他在哪,死我的丈母娘!”

我曾在不下十个纪录片里听到《复仇》的片头曲被拿来用作背景音乐。

笔者认为《复仇》如今依然值得借鉴,尤其塞尔玖编剧方面的才能,开篇上来就是巴拉班折断医生的钢笔尖,文笔洗练交待此人极端性格,奠定了影片基调,在渲染了二十分钟后莫多万千呼万唤始出来,令人种种担心,即使你没看过第一部亦毫无违和。

当然,我们看到的是104分钟删减版,原作时长155分钟,删掉的当然是塞尔玖超前的商业元素比如穿得比较节省的美女。

《复仇》是“莫多万系列”的第二部——第一部《一个警官的控诉》(1974年)、第二部《复仇》(1978年)、《较量》(1981年)。

比较鲜为人知的是,“莫多万系列”其实有四部——2008年塞尔玖拍摄了《幸存者》。

讲的是冤狱二十年的莫多万重出江湖拳打南山脚踢北海力挽狂澜于既倒!

老爷子执拗地将莫多万拍成了007系列!

只是莫多万的小伙伴“巴拉班先生”年事已高、重病缠身,再也不能陪他玩了。

格奥尔基·迪尼克也是深受罗马尼亚观众喜爱的老戏骨,被誉为史上最伟大的演员。

他比塞尔玖小四岁,是国立电影学院毕业的高材生,戏路一直是复杂多变的坏人。

《幸存者》上映不到一年,2009年11月10日,他因术后并发症死于布加勒斯特,享年七十五岁。

挥泪作别后,塞尔玖老哥依旧奋斗在影坛,他开始筹拍系列剧《最后一次呕吐》,这是一个近似《纸牌屋》题材的烧脑剧,老爷子的野心之火从未熄灭。

当然,晚年事业的辉煌与他身边一位美女息息相关,举案齐眉,红袖添香。

四、塞尔玖的婚姻与家庭

塞尔玖曾说过,我一向喜欢年轻的女人。

对于这一点他毫不掩饰,他甚至坦率直言——“我无法跟四十岁以上的女人呆在同一屋檐下。”

他的第一段婚姻只维持了三个月,1980年他娶了第二任妻子,这段婚姻持续了十年,人们揣测大概妻子过了保鲜期,事实上这女人跟第一任总理跑掉了。

1996年,塞尔玖身边又出现了一个小他四十七岁的年轻女人——达娜·艾奥尼卡,他六十六岁,她十九岁。直到2005年二人才正式结婚。

塞尔玖有许多生意,早在七十年代他就创办了一所特技学校,八十年代又办了一所道具学校,九十年代干脆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公司。

妻子达娜帮他打理生意,做得有声有色,成为塞尔玖须臾不可或缺的左右手。

所谓彩云易散琉璃脆,世间好物不坚牢,塞尔玖的的确确没有等来妻子的四十岁。

2012年底,塞尔玖的健康出现了严重问题,一位八旬老人长年在拍《纸牌屋》谁受得了。

2013年1月1日,塞尔玖实施心脏手术,不幸于三天后死于术后心肺并发症,走完了他精彩纷呈传奇的一生,享年八十三岁!

此生他唯一遗憾是没有达成与施瓦辛格的合作!

塞尔玖的葬礼规格很高,基本是国葬制式。不仅因为他是国宝级明星,还因为他是国会议员。

同时因为这个原因,身后事亦分外热闹。首先,他的财产是本明账,大致账户上有一百万欧元、近五十万美元,还有三处别墅、几家公司,名下还有许多古董艺术品、一些影视作品的版权,合计数量相当可观。

当时有一位年轻的记者找上门来,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塞尔玖的私生子。

此举立刻遭到许多故友同行公开驳斥——“塞尔玖没有子女,也没有私生子!”

这个可怜的小伙子连个说话的地界都没有,几番挣扎最后偃旗息鼓,因为争家产还轮不到他。

塞尔玖的妹妹首先站出来,与达娜打起诉讼官司,对达娜拉来许多赞助完成塞尔玖的遗作亦冷嘲热讽——“我哥就是好使,我哥不在,拿他的本子拍电影谁也不好使!”

只可怜达娜这许多年来一直守寡,据说还在穿重孝,不论秋冬寒暑始终一身黑衣,每周末固定手捧一束鲜花去给丈夫上坟,一片痴情天地可鉴。

是啊,人们怎能怀疑她对他的爱呢?

只要你看过《沸腾的生活》、只要你见过那个阳光下纵马踏浪的翩翩男子,你不会质疑这世间任何一个女人对他的爱。

(全文完)

谁可以推荐一些破案悬疑剧?

1.《少年包青天》系列

这个系列有好几部,个人感觉第一步比较好,周杰饰演的包青天,每集都是一个案子,密室杀人案、乡村干尸案,其中反派的一个武器——暴雨梨花针威力巨大,现在还记忆犹新。

2.《神探狄仁杰》

剧情也很精彩,每集一个案子,刚开始扑朔迷离,最后狄大人冷静分析,层层抽茧剥丝,最后总能真相大白。一句:元芳,你怎么看?更是风靡大江南北。

3.《重案六组》

满满的青春记忆,正儿八经的破案片,相比较其他古装剧,更专业,其中的季洁更是一代人的女神。

4.《黄飞鸿之无头将军》

这一集最恐怖,当时把我和弟弟吓的用被子蒙住头,哈哈。赵文卓饰演黄飞鸿,大反派是徐锦江。

穿越火线复仇者怎么刷的?

打巨人废墟容易刷出复仇者。

CF复仇者获取方法

1、通过复仇道具卡,获得复仇者(强化型)(永久)。

2、通过开启毁灭都市“水晶箱”,有一定几率获得复仇者(7天)。

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叛徒?

近代历史上最出名的叛徒应该就是民国“第一小帅哥”——汪精卫了,这哥们的“曲线救国"策略说白了就是投降日本帝国主义。

我们历史上叛徒出的比较多,例如:南宋开始时候的秦桧、抗蒙时候的刘整、抗清时候的吴三桂、耿精忠、范文程等等。总之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们历史上“叛徒辈出”。至于为啥出这么多叛徒,估计是不得志的人太多了,碰到没有“操守”的就叛变了。

近代历史上有一次战争差点导致了我们亡国灭种,那就是14年的抗日战争。从1931年开始我们就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生死抗战,一直到1945年取得最后的胜利,可谓历尽千辛万苦、付出了惨烈的牺牲最后才成功的。

我认为所有的叛徒当中汪精卫最可恶,他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居然叛变,给我们整个民族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我们一起来看看汪精卫这个叛徒为什么要加入日本帝国主义、给我们的抗战造成了什么样严重的后果,以及他最后的结局到底是如何吧:

汪精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汪精卫1883年也就是光绪9年的时候出生在广东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他爹给人家做过几次幕僚,结果没有混好。他爹的那一辈从浙江绍兴搬家到了广东,汪精卫的祖籍应该是浙江人士。

汪精卫小时候学习还是不错的,1902年考了广州府试得第一名秀才。第二年奔赴日本留学,这次经历改变了老汪的一生。1905年汪精卫在日本加入了同盟会,并跟着孙中山先生开始工作了。汪精卫还曾今刺杀过大清朝的摄政王,可见一开始汪精卫还是一个靠谱的革命斗士。

不过后来孙中山去世以后,汪精卫的心态就发生了各种变化了,说白了还是权力惹的祸。

汪精卫为什么要投靠日本人当叛徒呢?

1925年3月孙中山病逝了,当时汪精卫是遗嘱的记录者,在国民党内的地位那是相当高的。1925年7月国民政府成立了,汪精卫当选为国民党的一把手、军队的一把手、宣传部长,可谓志得意满、风光无限了。当年汪精卫途经莫斯科的时候,还受到了斯大林的亲切接见。

可是好景不长,1927年4月18日的时候,老蒋在南京也搞了个国民政府出来,他自封也是国民党、军队的一把手了。这就是著名的“宁、汉”分裂,从此以后就是不停的斗争了。

不得不说一点的是汪精卫这个人当领导是有问题的,他的性格比较软弱、不能够坚持斗争。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喜欢逃避、下野、出国“度假”,就在这三番五次的逃避中汪精卫渐渐的失去了他在国民党中的地位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汪精卫和老蒋有过短暂的合作期,因为他们都认为打不过日本、还有日本占领东北以后就会止步的。

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汪精卫和老蒋就彻底决裂了。汪精卫早就换了恐日症,觉得中国不是日本的对手;老蒋的战略是以拖待变,不过后来在各方压力之下,发表了著名的“抗日宣言”:

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1938年汪精卫公然叛逃到越南,发表“艳电”公开投降日本。后来就是不断和日本眉来眼去的搞好关系了,发表了很多投降的演说和通电。

1940年3月,汪精卫在日本人的支持下成立了南京伪国民政府,正式走向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对立面,也成为了遗臭万年的叛徒。

汪精卫投降日本人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哪些重大损失呢?

汪精卫这个叛徒虽然最后失败了,可是也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我来说说具体的损失吧:

1、汪精卫在全民族抗战最艰难的1938年投敌,给我们的抗日大局、抗日决心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很多人对抗战的胜利失去了信心,后期很多投降日本的大人物都是受到了汪精卫的影响。

2、大家应该知道抗日战争中的伪军这个词吧!当时国内的伪军人数最多时达到了210万左右,比小日本的正规军还多。

3、汪精卫及其投降日本的幕僚,他们不断的破坏抗日联盟、打压在日统区的革命行动,给地下工作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4、汪精卫相当于'带路党",其实比“带路党”更加可恶,因为他只是为了一己之私利而投降日本的。

总之,汪精卫在抗战最困难的时候投降日本人,给中华民族的抗战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延伸阅读一下1:汪精卫是怎么死的?

汪精卫是死于1944年11月10日,对于他的死因历史上众说纷纭,有的说死于暗杀、有的说是死于日本人下毒,其实这些都是没有根据的揣测而已。

汪精卫真正的死因是得了脊骨癌,在日本病死的。1935年的时候汪精卫被人暗杀,挨了一枪,子弹一直没有取出来。后来日本人派了专家给他看病,结论是子弹不取出来为好,如果强行取出会有生命危险的。

最后汪精卫在痛苦和折磨中慢慢的死去了,我想这也是一种报应吧!虽然最后没有得到审判,不过这种死去的方式也算罪有应得。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