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炮防御战怎么打,战列舰的大口径防空火炮能用来打战舰吗

2024-02-17 03:00:06 127阅读

舰炮防御战怎么打,战列舰的大口径防空火炮能用来打战舰吗?

通常来说,战列舰这种排水量在4万吨以上的大型战舰其副炮和高炮都具备打击舰船的能力,比如说图片上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它最多时候安装了10门MK12型127毫米高平两用炮,既可以对空射击也能平射打击敌方驱逐舰、鱼雷艇这样的中小型舰船。

MK12型127毫米舰炮是二战期间美舰上通用性最好的舰炮,包括航母、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上都装备该型舰炮用于主炮或者副炮,该炮具备机械结构相对简单、动作可靠、重量轻,射速快、威力大(相对于口径)…等特点,受到美国海军的喜爱,二战期间有上千门MK12被安装到各型战舰上。

舰炮防御战怎么打,战列舰的大口径防空火炮能用来打战舰吗

前些天各大网站热映战争大片《灰猎犬号》当中的美军“弗莱切级”驱逐舰上就安装了5门单管MK12舰炮,对击沉德国U艇气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MK12舰炮(5英寸)最大平射距离15000米、最大射高11000米,采用可手动和机械装填方式,最大射速22发/分钟,对舰船和陆上目标射击时使用高爆榴弹和穿甲弹,二战期间的太平洋战争当中的岛屿争对战美军驱逐舰经常使用127毫米舰炮支援陆战队实施登陆,对日军占领的岛屿进行火力压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衣阿华级战列舰上的瑞典“博福斯”40毫米舰炮,它通用具备对抗和对海攻击能力,这样要说明的是舰炮基本上都属于加农炮范畴,加农炮炮管长都在40倍口径以上的长度,这样炮弹在炮管当中的停留时间就会长一些,可充分利用发射药的推力,所以炮弹的炮口初速高、弹道才能平直,具备了射程远、穿甲能力强的特点,海上进行炮战或者对空射击打击的都是移动目标,这就要发射速率高、技术提前量简单,并且炮弹的威力相对于陆军炮要大才行。

“北卡罗莱纳级”战列舰上的“博福斯40”,它也是二战期间最好的小口径防空炮,有双联和四联两个型号,航母和战列舰通常安装四联型、驱逐舰以下的安装双联型,该炮战斗射速达到了200发/分钟,多门可形成交叉火力集火射击,火力持续和打击密度非常的高,由于它没有炮塔覆盖射击俯仰角为–5~+90°,–5°可以攻击超低空来袭的“自杀机”和鱼雷艇,“博福斯40”还使用简单的指挥仪控制系统,具备了跟踪/锁定移动目标的能力,这对于打击飞机和鱼雷艇这样的高速目标非常的有利,减少了计算提前量带来的滞后和不准确的问题。

“博福斯40”炮采用4发弹夹供弹方式,弹药种类有穿甲弹、榴弹和VT弹,后者就是安装了“无线电近炸引信”,它与目标之间形成了“多普勒效应”,可以距离目标最佳的距离爆炸,弹片杀伤效果很高,要比定时引信和机械碰炸引信的击毁效率高出几十倍之多,在太平洋战争中有效的遏制了“自杀机”的进攻。

《灰猎犬号》当中“博福斯40”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平射打击U艇虽然不能将它击穿,但至少击穿了潜艇的钢板,打的像筛子一样,也迫使潜艇不能下潜,同时它在3000米的射击距离与MK12舰炮的弹道上一样的,也起到了目标指示的功能,特别是影片当中最后的桥段,它给“卡特琳娜”水上飞机指示目标,前者空投深水炸弹一举将U艇击沉。

二战结束之后,由于导弹和喷气机的出现,飞行速度远高于螺旋桨飞机,“博福斯40”全面退役了,图片上就是“新泽西号”在越南战争期间拆除了40炮,将炮位改成了游泳池,在炎热的越南海域游游泳也是很惬意的事情。

总之,战列舰这样的大型战舰别看它排水量大、武备强大, 但是它也很脆弱!战场上是众矢之的!敌方要想尽一切办法将它这种主力舰击沉,所以它在二战结束之前副舰和高炮不但要攻击敌方的飞机,还要攻击敌方鱼雷艇和驱逐舰,二战期间这两型战舰经常利用夜暗的掩护突施鱼雷攻击,给战列舰带来很大的威胁,必须要在它们发射鱼雷的射程之外将其击沉或者干扰其攻击线路,这就要求火炮的射速很快,火力密度也要很高,如果使用主炮射击不但射速太慢,更有“杀鸡用牛刀”的不便利,攻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副炮和防空炮的威力适中和高速射击能力正好适应这样的战斗需求,所以副炮和高炮都要具备打击敌方军舰和陆上目标的能力。

既然现在导弹都这么厉害了?

了解军事问题,讲述军事问题。对于题主的问题,我来讲述下;

先了解下,导弹和舰炮上区别。大家应该了解。我国海军军舰上的舰炮可不比陆军的那种拖着跑的炮,它可是带BUFF加成的,大口径的一秒射一发,小口径76炮差不多一秒可以撸两发,相关于大号机关枪,防空对陆支援样样行,单炮的支援火力就抵得上传统陆军的一个炮兵连的火力。最主要是成本也低,一枚炮弹多少钱,一枚导弹多少钱,打仗也要算经济账的。加上我国的导弹也是洲际导弹,主要针对于空中防卫和打击。

其次,导弹也不能随便安装在军舰上,只能装舰炮了。在军舰上安装舰炮是作为标识用的,用来区别军用和民用的,如果不标识,每舰军舰不用舰炮,都装备上导弹,满世界海洋的跑,世界各国都害怕了, 那就全乱了。

最后,对于为什么用舰炮呢?因为舰炮炮弹的优势在于根本无法实施拦截,也没有有效的干扰措施,如果对方射来舰炮炮弹那就只能祈祷不要打中舰上的要害区域。现代水面舰艇电子系统精密且复杂,一旦被击毁就意味着整个战舰会彻底丧失作战能力。另外,这种舰炮炮弹的射程几乎已经跟反舰导弹一个水准,也就是说其反舰作战能力已经跟导弹差不多了。但是,反舰导弹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炮弹的存量可到达上百枚,完全可以弥补导弹数量的不足。

大家知道吗?粉丝很重要!你们的支持很重要,将决定了星辰大海的生活质量!所以喜欢军事问题的朋友拜托关注星辰大海一波!谢谢大家了!别忘了点赞、转发哦。

美军为什么不用舰炮和飞机把地翻几遍再登陆呢?

航空火力准备是有的,不过机群有意投弹晚了,结果炸德国兵就成了炸法国牛。

为什么不用舰炮呢?因为诺曼底登陆是美国陆军(US Army)主导的,而这帮家伙在之前的北非、西西里、安吉奥没怎么撞上过对手以永备工事为主的海岸防御体系,对萨勒诺的教训又不认真总结:

北非是和半心半意的法军开打,本来在卡萨布兰卡已经是被法军揍得头破血流,赶上北非法军头目达尔朗回心转意,下令停止抵抗,美军这才囫囵上岸。

西西里是已经上了海滩,意大利人厌战,只有德国人孤军奋战,而且也是次日才对已占据滩头的美军反击,因此也不是登陆一开始就啃骨头。

安吉奥是和西西里一个路数,也是美英军轻轻松松上了滩头,德国人集结主力后打反击的套路。

只有萨勒诺是个例外,美英军一上岸就遇到了德军的坚固防线,并且当天困在几个不连续的登陆场上。之后险些被维廷霍夫的反击撵下海去。要不是靠着海军的舰炮,克拉克中将的部下就得集体喂鱼去。

到了诺曼底,也不知美国陆军高层是哪根筋抽了,一厢情愿地不搞登陆前的舰炮火力准备,大概率是以往偷鸡摸狗的方式在欧洲和北非成功了3次,就觉得这回应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否则陆军干嘛不去海军陆战队那里取取经,看看四等人在塔拉瓦登陆的时候交了多少学费?看不上四等人可以,那得拿出实际行动证明你比四等人强啊,放着现成的教训都不去吸取,吃亏就是活该了。反观英国人,老老实实搞了舰炮火力准备,一样面对德军火力点,金滩登陆的英军就没那么大伤亡。

总之,奥马哈作战搞成那样怪不了别人,只能怪自己不好好动脑子,起码舰炮火力准备这一项上没得可抵赖。

可以拦截或干扰二战战列舰的火炮吗?

干扰可以,拦截很难。首先说一下拦截模式。一般的CIWS是计算来袭导弹在一个时间差内可以进行的机动范围,然后用弹雨覆盖这一个窗口,因此总的来说CIWS射速越高能够在相同时间内“覆盖”的面积越大,或者说在同等面积下炮弹跟多,就有更高的可能性命中来袭导弹。

西班牙12管20毫米炮,也是为了提高射速的一种努力,而毛子很直接的AK630X2(不是卡什坦)

再来看CIWS的攻击模式:

早期比如AK630是高爆弹,是希望“炸坏”来袭导弹,而随着大型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发展,早期CIWS已经难以对使用厚重外壳的大型反舰导弹进行有效拦截。同时,一些口径过小的火炮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比如密集阵,比如西班牙的梅洛卡,比如意大利的25毫米炮。

(作为CIWS代表的美国密集阵系统。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就管CIWS系统叫“密集阵”系统。其20毫米弹动能不足)

大口径舰炮的炮弹飞行轨迹单一,末端速度在1-1.5 实际上“拦截”并不难,但难的是如何改变其飞行轨迹。

衣阿华上的16英寸榴弹

想要击穿其外壳很难,而只靠着几发30毫米炮炮弹的动量使之偏离也有难度。

至于穿甲弹,自从马卡洛夫发明了被帽,避免炮弹被装甲撞碎,大部分穿甲弹都使用了这一结构。这一结构在面对40毫米以上大角度装甲的时候依然可能被剥离,而且曾经出现过被观测到被帽脱离的事故,可见这个结构强度是有机可乘的。而一旦被帽在飞行过程中剥离,炮弹大概率在飞行过程中横向“打滚”,自然也就算拦截成功。

大和级用的最左侧为穿甲弹,红色为榴弹,中间为拆掉被帽后的穿甲弹,可见如果能够有效破坏被帽结构,则还是有机会导致炮弹飞行轨迹变化的,但是实际上很难打中这么细节的位置,更大的可能近防炮打上去就像是炮弹遇到了瓢泼大雨,也不能说没影响,但是意义不大。

实际上面对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美国人也发现密集阵效果不佳,不光是射程不足,威力什么的都已经难以应对现代化的反舰导弹,所以出现了炮导合一系统(俄国)或滚体导弹(美德/中)在5-10千米的位置上用导弹引爆对面的导弹。

(国产滚体导弹)

各国军舰上还继续使用57-76-127-130毫米舰炮,实际上也能起到一定的防空效果,可能这货关公战秦琼的拦截大口径舰炮可能性还高一点。

射程40公里的大炮该怎么瞄准?

我是小新

我来回答

常规火炮直接瞄准射击,瞄准镜是直接瞄准射击目标进行射击,通常直射距离不超过2公里。而打40公里的大炮是看不到目标的,打击远距离目标,需要间接瞄准射击,需要确定火炮(炮阵地)、炮阵地瞄准点、目标、前方观察所的地理位置,通常用坐标而不用经纬度,通过数学计算和弹道诸元、气象条件修正,给火炮装定射击诸元,进行射击。

能打到40公里,至少是130以上的线膛火炮,想瞄得准那事是想瞎了心了。只有靠弹着点,不停的修正,如果是人工直接瞄准基本上不可能实现,如果采用间接瞄准,利用测距仪和指挥仪器,收集数据,再依靠设备去计算,计算过程中起码涉及十几二十个参数。

哪怕就超一流的老兵,能达到3%的命中率,已经算高手中的高手了!如果是地对舰,视线不受任何障碍物阻隔干扰,采用火控雷达,命中率也许能提高二十到三十个百分点。

首发炮弹发射的时候就会涉及到导弹学,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三角函数的抛物线公式,侦察步兵带上地图,深入敌方阵地获取地方位置坐标,再由无线电传到后方炮兵阵地,一战时候用的是信鸽。

有了目标距离,阵地上就可以通过函数计算出理论上能命中射击角度,装药等参数,先一发试射,侦查步兵看着弹点继续引导,再齐射,电影集结号里面有段邓超引导后方炮兵攻击十几公里外美军的段落,基本上就是这个流程。

我军现代化装备中,有专门的炮兵直属指挥连,除了先进的卫星定位等,他们专门组织指挥连侦察兵观察敌阵地,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坐标定位计算出参数射击诸元,一级一级报给给我军炮兵阵地,炮阵地以连为单位装定及时修正,当卫星通信传输及各机关失去联络时,各炮连派出炮兵指挥排重复以上作业获得射击参数。

如再出问题,有各连炮长使用原始罗盘手工计算,总之炮兵射击过程繁琐复杂,部队的传统炮长及炮兵指挥兵尽量挑选文化程度高的士兵,尽量做到各炮手都能罗盘手工计算以防不测。

虽然现在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但实际中战时条件环境复杂在部队训练中,基础的训练部队仍然非常重视…这是必须掌握的技能…信息化并不完全能取代这些东西!

... ...

客官留步

感谢关注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